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政府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3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3-30页 |
2.1.1 政府绩效 | 第23-24页 |
2.1.2 政府绩效管理 | 第24-27页 |
2.1.3 政府绩效考核 | 第27-30页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30-32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0-31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页 |
2.2.3“政府再造”理论 | 第31-32页 |
2.3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有关概念界定 | 第32-35页 |
2.3.1 荷塘区政府绩效 | 第32页 |
2.3.2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 | 第32-35页 |
第3章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情况综述 | 第35-50页 |
3.1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36-38页 |
3.1.1 制度体系的演变 | 第36页 |
3.1.2 历史阶段的划分 | 第36-38页 |
3.2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的具体做法 | 第38-43页 |
3.2.1 绩效计划 | 第39-40页 |
3.2.2 绩效监控 | 第40-41页 |
3.2.3 绩效考核 | 第41-42页 |
3.2.4 绩效反馈 | 第42-43页 |
3.3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的成效 | 第43-46页 |
3.3.1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 第44页 |
3.3.2 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 第44-45页 |
3.3.3 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45-46页 |
3.4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的问题与不足 | 第46-48页 |
3.4.1 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 第46页 |
3.4.2 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 第46-47页 |
3.4.3 体系架构不尽合理 | 第47页 |
3.4.4 技术方法比较落后 | 第47页 |
3.4.5 结果运用不尽充分 | 第47-48页 |
3.5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8-50页 |
3.5.1 缺少理论指导 | 第48页 |
3.5.2 缺少实践积累 | 第48页 |
3.5.3 缺少内生动力 | 第48-49页 |
3.5.4 缺少外部监督 | 第49-50页 |
第4章 国内外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经验及其启示 | 第50-63页 |
4.1 国外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与启示 | 第50-56页 |
4.1.1 国外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50-54页 |
4.1.2 国外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54-56页 |
4.2 国内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与启示 | 第56-63页 |
4.2.1 国内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56-61页 |
4.2.2 国内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启示 | 第61-63页 |
第5章 完善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 | 第63-69页 |
5.1 转变思想观念 | 第63-64页 |
5.1.1 强化绩效管理理念 | 第63页 |
5.1.2 坚持“民本位”思想 | 第63-64页 |
5.2 完善法律制度 | 第64页 |
5.2.1 加快法律制定 | 第64页 |
5.2.2 加强制度建设 | 第64页 |
5.3 优化体系架构 | 第64-67页 |
5.3.1 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 | 第65-67页 |
5.3.2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 第67页 |
5.4 改进技术方法 | 第67页 |
5.4.1 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 | 第67页 |
5.4.2 引用较先进的评价方法 | 第67页 |
5.5 强化结果运用 | 第67-69页 |
5.5.1 及时反馈结果 | 第67-68页 |
5.5.2 加强成果运用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荷塘区政府绩效管理(绩效考核)调查问卷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