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地铁三种扣件减振性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3-15页
第2章 三种轨道结构减振特性试验研究第15-37页
    2.1 测试概况第15-16页
    2.2 力锤敲击频响特性测试第16-23页
        2.2.1 普通扣件轨道第16-19页
        2.2.2 浮轨式减振扣件轨道第19-21页
        2.2.3 弹性短轨枕轨道第21-23页
    2.3 行车试验轨道减振效果第23-35页
        2.3.1 普通扣件轨道第23-27页
        2.3.2 浮轨式减振扣件轨道第27-30页
        2.3.3 弹性短轨枕轨道第30-33页
        2.3.4 不同轨道结构减振效果对比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浮轨式减振扣件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7-47页
    3.1 浮轨式减振扣件零部件组成第37-38页
    3.2 超弹性橡胶本构模型第38-40页
        3.2.1 多项式形式第38-39页
        3.2.2 Ogden形式第39-40页
        3.2.3 Arruda-Boyce形式第40页
        3.2.4 Van der Waals形式第40页
    3.3 浮轨式减振扣件有限元模型第40-43页
        3.3.1 计算模型第40-41页
        3.3.2 弹性橡胶块本构模型选取第41-43页
    3.4 橡胶块结构参数对刚度的影响第43-45页
        3.4.1 橡胶块长度第43-44页
        3.4.2 橡胶块厚度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三种轨道模态及白噪声激励响应分析第47-63页
    4.1 普通短轨枕轨道第47-52页
        4.1.1 计算模型第47-48页
        4.1.2 结果分析第48-52页
    4.2 浮轨式减振扣件轨道第52-56页
        4.2.1 计算模型第52-53页
        4.2.2 结果分析第53-56页
    4.3 弹性短轨枕轨道第56-61页
        4.3.1 计算模型第56-58页
        4.3.2 结果分析第58-61页
    4.4 三种轨道形式减振效果第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5章 三种轨道落轴冲击动态响应分析第63-70页
    5.1 三种扣件轨道落轴冲击动力学模型第63-65页
    5.2 三种扣件轨道落轴冲击动态响应分析第65-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及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研究
下一篇:Hadoop平台下的分布式SVM算法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