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及规划思想研究--兼与汉长安城比较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5页 |
(一) 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 | 第1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1. 古典时期 | 第12-13页 |
2. 城市与城邦 | 第13-14页 |
3. 城市规划思想 | 第14-15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2. 分析归纳法 | 第15页 |
3.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四) 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1. 有关雅典城的国外研究 | 第16-19页 |
2. 有关雅典城的国内研究 | 第19-21页 |
3. 有关汉长安城的研究 | 第21-25页 |
第一章 古典时期雅典城的城市布局 | 第25-47页 |
第一节 高台上的卫城 | 第26-31页 |
一、帕特农神庙 | 第28页 |
二、伊瑞克提翁神庙 | 第28-29页 |
三、山门 | 第29页 |
四、雅典娜胜利神庙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高台下的城区 | 第31-44页 |
一、“阿哥拉”广场 | 第32-34页 |
二、廊柱 | 第34-35页 |
三、议事厅及圆形厅 | 第35-36页 |
四、神庙圣地 | 第36-37页 |
五、剧场 | 第37-38页 |
六、普尼克斯会场 | 第38页 |
七、陪审法庭 | 第38-39页 |
八、体育竞技场等建筑 | 第39页 |
九、其他公共建筑 | 第39-42页 |
十、交通网 | 第42-43页 |
十一、私人住宅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7页 |
第二章 古典时期雅典城的规划思想 | 第47-61页 |
第一节 古典文化时期的背景分析 | 第48-53页 |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 第48页 |
二、先进积极的民主政治 | 第48-49页 |
三、繁荣兴盛的商业经济 | 第49-50页 |
四、雄厚强大的海上军事 | 第50-51页 |
五、鼎盛灿烂的古典文化 | 第51页 |
六、纷繁深广的伦理哲学 | 第51-52页 |
七、神圣崇高的宗教信仰 | 第52-53页 |
八、雄心勃勃的伯里克利 | 第53页 |
第二节 古典时期雅典城的规划思想 | 第53-59页 |
一、自由和谐的人本主义 | 第54-55页 |
二、广泛浓厚的民主意识 | 第55-56页 |
三、平等自由的城邦精神 | 第56-57页 |
四、张扬显著的民族标识 | 第57页 |
五、空间结构的美学追求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与规划思想 | 第61-79页 |
第一节 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 | 第61-71页 |
一、宫殿及官署区 | 第62-65页 |
二、商业区 | 第65-67页 |
三、礼制及陵墓建筑区 | 第67-69页 |
四、居住区 | 第69-70页 |
五、城墙、城门及道路交通 | 第70-71页 |
第二节 汉长安城的规划思想 | 第71-77页 |
一、王朝始建 | 第71-72页 |
二、武帝时期 | 第72-74页 |
三、王朝后期 | 第74-75页 |
四、其他规划思想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9页 |
第四章 比较与反思 | 第79-89页 |
第一节 古典时期雅典城与汉长安城比较 | 第79-83页 |
一、相同之处 | 第79-80页 |
二、不同之处 | 第80-83页 |
第二节 差异原因探究 | 第83-88页 |
一、经济因素 | 第84页 |
二、政治因素 | 第84-85页 |
三、地理环境因素 | 第85-86页 |
四、文化因素 | 第86-87页 |
五、宗教伦理因素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结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