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大学治理理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概念界定第11-14页
        1.3.1 治理第11页
        1.3.2 大学治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第11-12页
        1.3.3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模式第12-14页
    1.4 研究方法、逻辑思路及创新之处第14-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27页
    2.1 大学治理理论的相关研究第17-21页
        2.1.1 治理的本土化回顾第17-18页
        2.1.2 大学治理理论的评述第18-21页
    2.2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模式的相关研究第21-27页
        2.2.1 研究现状第21-24页
        2.2.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24-27页
第三章 大学治理理论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内在联系第27-31页
    3.1 大学治理的基本观点第27-29页
    3.2“大学治理”在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改革中的适切性第29-31页
        3.2.1 为改革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29-30页
        3.2.2 大学治理适合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内部特征第30-31页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模式选择第31-35页
    4.1 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第31页
    4.2 第三方组织兴起的结果第31-32页
    4.3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优势导向第32-34页
    4.4 全球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影响第34-35页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发展概况及现实冲突第35-45页
    5.1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发展概况第35-37页
    5.2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现实冲突第37-45页
        5.2.1 评价主体过度依赖政府,独立性缺乏第37-38页
        5.2.2 评价准则单一化与高等教育价值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第38-40页
        5.2.3 评价过程缺乏司法监管以及关键利益主体的参与和协商第40-42页
        5.2.4 评价结果无元评价约束,科学性不足第42-45页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模式的构建策略第45-57页
    6.1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第45-48页
        6.1.1 突显政府的民主性第45-47页
        6.1.2 强调政府的服务性第47-48页
    6.2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自组织建设第48-51页
        6.2.1 管理价值向教育价值转变第48-49页
        6.2.2 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第49-50页
        6.2.3 第三方评价组织走向自律第50-51页
    6.3 市场机制的重塑第51-54页
        6.3.1 法律法规的规范化第51-52页
        6.3.2 元评价机制的约束第52-54页
    6.4 高校的自觉配合第54-57页
        6.4.1 形成正确认知,正视第三方评价第54-55页
        6.4.2 自觉配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作者简介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内部协同治理视域下学生权利保障探析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研究--以S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