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无机化学工业论文--电镀、电解工业论文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镀废水的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24页
    1.1 电镀废水的来源、性质及危害第10-12页
        1.1.1 电镀废水的来源第10-11页
        1.1.2 电镀废水的性质第11页
        1.1.3 电镀废水的危害第11-12页
    1.2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2-21页
        1.2.1 物理法第13-15页
        1.2.2 化学法第15-17页
        1.2.3 物理化学法第17-20页
        1.2.4 生物法第20-21页
        1.2.5 其他方法第21页
    1.3 电镀废水国内外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1 国外电镀废水处理现状第21-22页
        1.3.2 国内电镀废水处理现状第22页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2-24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22页
        1.4.2 研究的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3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4页
    2.2 实验水质第24-25页
        2.2.1 模拟电镀废水第24-25页
        2.2.2 实际电镀废水第25页
    2.3 金属离子的测定方法第25-29页
        2.3.1 铁离子含量的测定第25-26页
        2.3.2 铜离子含量测定第26-27页
        2.3.3 镍离子含量的测定第27-28页
        2.3.4 铬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第28-29页
    2.4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试验方法第29-31页
        2.4.1 树脂的预处理第29页
        2.4.2 静态吸附试验第29-30页
        2.4.3 动态吸附试验第30-31页
    2.5 穿透曲线的绘制第31-33页
第三章 离子交换树脂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研究第33-49页
    3.1 静态吸附试验第33-38页
        3.1.1 树脂的选择第33页
        3.1.2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3.1.3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3.1.4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3.1.5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6-38页
    3.2 D113树脂对重金属的选择吸附性第38-43页
        3.2.1 Cu~(2+)-Ni~(2+)混合体系第38-40页
        3.2.3 Cu~(2+)-Fe~(2+)混合体系第40-41页
        3.2.4 Ni~(2+)-Cr~(6+)混合体系第41-42页
        3.2.5 Ni~(2+)-Fe~(2+)混合体系第42-43页
        3.2.6 Cr~(6+)-Fe~(2+)混合体系第43页
    3.3 吸附机理研究第43-46页
        3.3.1 液膜扩散控制机理模型第44-45页
        3.3.2 吸附等温模型第45-46页
    3.4 D113树脂对实际电镀废水静态吸附研究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对电镀废水动态吸附试验研究第49-53页
    4.1 树脂动态吸附试验第49-51页
        4.1.1 水力停留时间对树脂吸附的影响第49页
        4.1.2 树脂的量对吸附效果影响第49-50页
        4.1.3 穿透曲线第50-51页
        4.1.4 树脂对实际电镀废水动态吸附效果试验第51页
    4.2 动态脱附实验第51-52页
        4.2.1 脱附剂流速的影响第51页
        4.2.2 脱附剂浓度的影响第51-52页
    4.3 吸附前后污泥量比较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建议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舶在港污染物及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地质体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