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体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水资源污染现状 | 第11页 |
1.1.2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生活污水主要处理技术 | 第12页 |
1.2.2 曝气生物滤池法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3 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膜填料载体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试验平台现场条件 | 第18-25页 |
2.1 选址及规模确定 | 第18-20页 |
2.1.1 选址确定 | 第18-19页 |
2.1.2 设计处理规模 | 第19-20页 |
2.2 试验场地地理位置简介 | 第20-22页 |
2.3 自然资源条件 | 第22页 |
2.4 经济状况 | 第22页 |
2.5 城镇概况 | 第22-23页 |
2.6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介绍 | 第23-25页 |
第3章 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与建立 | 第25-44页 |
3.1 地质体填料可靠性验证 | 第25-30页 |
3.1.1 试验装置简介及方法介绍 | 第25-26页 |
3.1.2 水质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3.1.3 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3.2 曝气生物滤池的机理及特点 | 第30-31页 |
3.3 试验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 | 第31-39页 |
3.3.1 结构与尺寸 | 第31-32页 |
3.3.2 曝气方式 | 第32-35页 |
3.3.3 滤池填料类型及厚度的确定 | 第35-38页 |
3.3.4 布水方式 | 第38-39页 |
3.3.5 进出水控制 | 第39页 |
3.4 试验生物滤池水力学参数测定 | 第39-43页 |
3.4.1 基质渗透系数测定 | 第39-41页 |
3.4.2 滤池孔隙度测定 | 第41-42页 |
3.4.3 水力负荷 | 第42页 |
3.4.4 水力停留时间控制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 | 第44-49页 |
4.1 COD去除随挂膜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44-45页 |
4.2 TN去除随挂膜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45-46页 |
4.3 NH_4~+-N除随挂膜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46页 |
4.4 TP去除随挂膜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46-47页 |
4.5 浊度去除随挂膜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曝气生物滤池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74页 |
5.1 滤池厚度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9-54页 |
5.1.1 条件及方法 | 第49-50页 |
5.1.2 COD去除效果分析 | 第50-51页 |
5.1.3 TN去除效果分析 | 第51-52页 |
5.1.4 NH_4~+-N去除效果分析 | 第52-53页 |
5.1.5 TP去除效果分析 | 第53-54页 |
5.2 曝气时间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4-58页 |
5.2.1 条件及方法 | 第54页 |
5.2.2 COD去除效果分析 | 第54-55页 |
5.2.3 TN去除效果分析 | 第55-56页 |
5.2.4 NH_4~+-N去除效果分析 | 第56-57页 |
5.2.5 TP去除效果分析 | 第57-58页 |
5.3 停留时间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8-63页 |
5.3.1 条件及方法 | 第58-59页 |
5.3.2 COD去除效果分析 | 第59-60页 |
5.3.3 TN去除效果分析 | 第60-61页 |
5.3.4 NH_4~+-N去除效果分析 | 第61-62页 |
5.3.5 TP去除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5.4 正交试验 | 第63-66页 |
5.4.1 正交试验分析 | 第64-66页 |
5.4.2 正交试验综合判断 | 第66页 |
5.5 曝气生物滤池对各指标去除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66-71页 |
5.5.1 COD去除回归方程 | 第67-68页 |
5.5.2 TN去除回归方程 | 第68-69页 |
5.5.3 NH_4~+-N去除回归方程 | 第69-70页 |
5.5.4 TP去除回归方程 | 第70-71页 |
5.6 不同水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1-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