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13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磁共振原理以及动态核极化技术简介 | 第15-19页 |
2.1 磁共振原理简介 | 第15-17页 |
2.1.1 角动量和磁矩 | 第15-16页 |
2.1.2 弛豫 | 第16-17页 |
2.2 动态核极化技术简介 | 第17-19页 |
第3章 整体介绍 | 第19-25页 |
3.1 磁体 | 第19-20页 |
3.2 发射系统 | 第20页 |
3.3 接收系统 | 第20-22页 |
3.3.1 射频前置放大器 | 第20-22页 |
3.3.2 射频接收机 | 第22页 |
3.4 匀场系统 | 第22页 |
3.5 主控和计算机系统 | 第22-23页 |
3.6 探头 | 第23-25页 |
第4章 双共振探头的设计 | 第25-68页 |
4.1 微波谐振腔的设计 | 第26-36页 |
4.1.1 传输线理论 | 第26-30页 |
4.1.2 微波传输 | 第30页 |
4.1.3 耦合与激励 | 第30页 |
4.1.4 趋肤效应 | 第30-33页 |
4.1.5 腔的微扰 | 第33-34页 |
4.1.6 微波谐振腔腔体设计 | 第34-36页 |
4.2 射频电路的设计 | 第36-45页 |
4.2.1 射频传输 | 第38页 |
4.2.2 谐振电路 | 第38-39页 |
4.2.3 Smith圆图 | 第39-41页 |
4.2.4 S参数 | 第41页 |
4.2.5 匹配网络 | 第41-43页 |
4.2.6 四分之一波长线 | 第43页 |
4.2.7 PIN二极管 | 第43-44页 |
4.2.8 射频谐振电路的设计 | 第44-45页 |
4.3 双共振探头的设计 | 第45-55页 |
4.3.1 非金属材料选择 | 第45-46页 |
4.3.2 微波谐振腔材料和厚度的选取 | 第46-47页 |
4.3.3 小倾斜度仿真分析及同轴性改善 | 第47-49页 |
4.3.4 耦合环与微波谐振腔匹配仿真 | 第49-51页 |
4.3.5 微波谐振腔谐振频率的调节部分 | 第51-52页 |
4.3.6 射频线圈的固定和射频电路的安装 | 第52-53页 |
4.3.7 进气和排气路径 | 第53页 |
4.3.8 整体安装 | 第53-54页 |
4.3.9 样品塞的设计 | 第54-55页 |
4.4 仿真及调试结果 | 第55-65页 |
4.4.1 耦合环与微波谐振腔匹配结果 | 第55-57页 |
4.4.2 微波谐振腔频率调节范围实测结果 | 第57-58页 |
4.4.3 电感线圈工具计算结果与射频电感线圈加工结果 | 第58-59页 |
4.4.4 射频谐振匹配电路的仿真与实物测试结果 | 第59-62页 |
4.4.5 机械结构 3D图与实物对照图 | 第62-65页 |
4.5 双共振探头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5-68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