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词汇歧义消解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1.2 词汇歧义消解的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2.1 行为实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2 即时加工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词汇歧义消解的理论模型 | 第11-12页 |
1.3.1 多重通达模型(multiple access model) | 第11页 |
1.3.2 选择通达模型(selective access model) | 第11页 |
1.3.3 重排序通达模型(reordered access model) | 第11页 |
1.3.4 整合模型(integrationmodel) | 第11-12页 |
1.3.5 语境敏感模型(context-sensitive model) | 第12页 |
1.4 词汇歧义消解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5 语音信息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1.6 语音信息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 第17-19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17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2.4 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3 实验研究 | 第19-28页 |
3.1 实验一 中性句子语境中同形异音词的歧义消解 | 第19-23页 |
3.1.1 实验目的 | 第19页 |
3.1.2 被试 | 第19页 |
3.1.3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3.1.4 实验仪器和软件 | 第19页 |
3.1.5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3.1.6 实验程序 | 第20-21页 |
3.1.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3.1.8 讨论 | 第22-23页 |
3.1.9 小结 | 第23页 |
3.2 实验二 偏向句子语境中同形异音词的歧义消解 | 第23-28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3.2.2 被试 | 第23-24页 |
3.2.3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3.2.4 实验仪器和软件 | 第24页 |
3.2.5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2.6 实验程序 | 第24页 |
3.2.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3.2.8 讨论 | 第26-27页 |
3.2.9 小结 | 第27-28页 |
4 综合讨论 | 第28-32页 |
4.1 词汇歧义消解中的语境效应 | 第28页 |
4.2 词汇歧义消解中的语音效应 | 第28-29页 |
4.3 解歧信息的位置效应 | 第29页 |
4.4 本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建议 | 第29-30页 |
4.5 不足与展望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录 实验材料 | 第36-39页 |
1 实验一 材料 | 第36-37页 |
2 实验二 材料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