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4页 |
1.1.1 LED 的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1.1.2 LED 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2 课题意义 | 第14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光度学、色度学理论 | 第16-22页 |
2.1 光度学理论 | 第16-18页 |
2.1.1 视见函数 | 第16页 |
2.1.2 光通量 | 第16-17页 |
2.1.3 发光强度 | 第17页 |
2.1.4 照度 | 第17页 |
2.1.5 亮度 | 第17-18页 |
2.2 色度学理论 | 第18-21页 |
2.2.1 色品坐标 | 第18-19页 |
2.2.2 色温与相关色温 | 第19-20页 |
2.2.3 显色性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LED 智能光度、色度检测系统的主要组成 | 第22-35页 |
3.1 积分球 | 第22-25页 |
3.1.1 积分球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3.1.2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积分球 | 第23页 |
3.1.3 积分球常用的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3.2 光栅 | 第25-29页 |
3.2.1 光栅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3.2.2 凹面光栅 | 第26-28页 |
3.2.3 光栅单色仪 | 第28-29页 |
3.3 CCD 阵列 | 第29-32页 |
3.3.1 CCD 阵列工作原理 | 第29-31页 |
3.3.2 CCD 的光敏性能参数 | 第31-32页 |
3.4 光电倍增管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积分球构建的 LED 智能光度检测系统 | 第35-44页 |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组成 | 第35页 |
4.2 光学分光系统的设计 | 第35-36页 |
4.3 CCD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6-38页 |
4.3.1 CCD 驱动电路 | 第36-37页 |
4.3.2 CCD 输出信号放大电路 | 第37-38页 |
4.4 A/D 转换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4.5 单片机与计算机的总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43页 |
4.5.1 单片机的控制现场系统 | 第40-42页 |
4.5.2 PC 机主控程序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积分球构建的 LED 智能色度检测系统 | 第44-52页 |
5.1 实现色度检测的检测方法与思路 | 第44-45页 |
5.2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组成 | 第45-46页 |
5.3 闭环控制系统 | 第46-49页 |
5.3.1 光电编码器 | 第47-48页 |
5.3.2 基于步进电机的波长扫描程序 | 第48-49页 |
5.4 单片机与计算机的总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51页 |
5.4.1 单片机的现场控制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5.4.2 PC 机主控程序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检测方法的改进 | 第52-58页 |
6.1 测试数据分析 | 第52-54页 |
6.2 改进检测方法的有益探索 | 第54-57页 |
6.2.1 LED 照明有待改进的问题 | 第54-55页 |
6.2.2 关于 LED 检测方法与技术的新发展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LED 光度、色度分析的专家系统 | 第58-67页 |
7.1 专家系统的理论概述 | 第58-59页 |
7.2 专家系统的知识表达和数据挖掘 | 第59-60页 |
7.2.1 专家系统的知识表达 | 第59-60页 |
7.2.2 数据挖掘 | 第60页 |
7.3 LED 光度、色度分析的专家系统 | 第60-66页 |
7.3.1 框架表示法 | 第61-62页 |
7.3.2 建立系统的知识库 | 第62-64页 |
7.3.3 基于框架构建的专家系统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