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7页 |
1.2 论文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船体结构温度场问题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液舱内液体晃荡问题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3 LNG船体局部结构强度问题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4-25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第2章 超低温作用下LNG-FSRU传热的热力学解析方法分析 | 第26-56页 |
2.1 概述 | 第26页 |
2.2 传热学的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2.2.1 热传导 | 第26-28页 |
2.2.2 热对流 | 第28-30页 |
2.2.3 热辐射 | 第30-31页 |
2.2.4 传热过程与热阻 | 第31-33页 |
2.3 LNG-FSRU中封闭方腔传热计算 | 第33-46页 |
2.3.1 LNG-FSRU中封闭方腔空气夹层传热计算 | 第34-35页 |
2.3.2 封闭空腔中换热系数研究 | 第35-46页 |
2.4 基于简化模型的LNG-FSRU热传递的热力学解析分析 | 第46-55页 |
2.4.1 局部舱室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 第46-49页 |
2.4.2 局部舱室温度简化计算分析 | 第49-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双排舱LNG-FSRU稳态温度场及失效工况温度场分析 | 第56-83页 |
3.1 概述 | 第56页 |
3.2 温度场分析的数值方法 | 第56-61页 |
3.2.1 导热微分方程 | 第56-58页 |
3.2.2 边界条件 | 第58-59页 |
3.2.3 稳态热传导的变分原理 | 第59-60页 |
3.2.4 有限元离散 | 第60-61页 |
3.3 LNG-FSRU温度场数值计算分析 | 第61-69页 |
3.3.1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3.3.2 计算模型热边界条件分析 | 第64-65页 |
3.3.3 数值计算流程 | 第65-67页 |
3.3.4 对流换热等效耦合系数程序实现对比分析 | 第67-69页 |
3.4 稳态温度场数值计算工况及结果 | 第69-82页 |
3.4.1 计算工况的选取 | 第69-73页 |
3.4.2 稳态温度场计算结果 | 第73-75页 |
3.4.3 屏壁层局部失效温度场计算结果 | 第75-77页 |
3.4.4 主屏壁层整体失效温度场计算结果 | 第77-8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双排舱LNG-FSRU液舱一阶晃荡分析 | 第83-119页 |
4.1 概述 | 第83页 |
4.2 船舶频域水动力特性研究 | 第83-91页 |
4.2.1 计算分析理论 | 第83-87页 |
4.2.2 船舶水动力频域计算及频域RAO结果 | 第87-91页 |
4.3 液舱一阶晃荡分析 | 第91-117页 |
4.3.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91-97页 |
4.3.2 数值方法的实验验证 | 第97-101页 |
4.3.3 液舱晃荡问题分析 | 第101-105页 |
4.3.4 液舱晃荡数值计算结果 | 第105-11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5章 双排舱LNG-FSRU液舱二阶晃荡问题研究 | 第119-142页 |
5.1 概述 | 第119页 |
5.2 一阶固有频率下液舱二阶晃荡问题分析 | 第119-122页 |
5.3 三维矩形液舱二阶共振耦合研究 | 第122-138页 |
5.3.1 三维矩形液舱二阶共振理论解 | 第122-135页 |
5.3.2 二阶共振发生条件研究 | 第135-138页 |
5.4 二阶共振条件数值计算分析 | 第138-14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6章 超低温及液舱晃荡共同作用下LNG-FSRU局部结构优化研究 | 第142-170页 |
6.1 概述 | 第142页 |
6.2 优化的基本理论 | 第142-149页 |
6.2.1 优化概述 | 第142-147页 |
6.2.2 有限单元法分析求解的一般步骤 | 第147-149页 |
6.3 LNG液舱屏壁层结构等效缓冲效果分析 | 第149-162页 |
6.3.1 LNG-FSRU液舱晃荡载荷选取 | 第149-150页 |
6.3.2 薄膜型液货舱舱室结构 | 第150-152页 |
6.3.3 局部结构模型建立 | 第152-154页 |
6.3.4 屏壁层等效缓冲方法 | 第154-156页 |
6.3.5 LNG-FSRU等效缓冲系数计算 | 第156-162页 |
6.4 低温和晃荡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局部结构优化 | 第162-169页 |
6.4.1 低温和晃荡载荷共同作用下局部结构强度 | 第162-164页 |
6.4.2 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4-166页 |
6.4.3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66-16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69-170页 |
结论 | 第170-173页 |
1. 全文总结 | 第170-171页 |
2. 创新性 | 第171-172页 |
3.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72-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85-186页 |
致谢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