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苯硼酸基糖敏微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6页
    1.1 概述第14-15页
    1.2 糖敏智能材料的工作机理与研究进展第15-30页
        1.2.1 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智能材料第15-21页
        1.2.2 基于伴刀豆蛋白A(ConA)的智能材料第21-24页
        1.2.3 基于氨基苯硼酸(PBA)的智能水凝胶第24-30页
    1.3 温敏智能材料的工作机理与研究进展第30-34页
        1.3.1 温敏智能材料及其响应机理第30-32页
        1.3.2 温敏调节方式及研究进展第32-34页
            1.3.2.1 无规共聚改变亲水/疏水单体比值第32-33页
            1.3.2.2 其他方式改变亲水/疏水单体比值第33页
            1.3.2.3 改变凝胶内部结构第33-34页
            1.3.2.4 其他响应性能引入第34页
    1.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Poly(NIPAm-co-AAPBA)的制备研究第36-49页
    2.1 实验部分第37-39页
        2.1.1 试剂第37-38页
        2.1.2 试剂的处理第38页
        2.1.3 Poly(NIPAm-co-AA)微凝胶的合成第38页
        2.1.4 单体AAPBA的制备第38页
        2.1.5 Poly(NIPAm-co-AAPBA)糖敏微凝胶的合成第38页
        2.1.6 仪器与测试第38-39页
            2.1.6.1 核磁共振表征第38页
            2.1.6.2 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第38-39页
            2.1.6.3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39页
            2.1.6.4 粒径测定第39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2.2.1 Poly(NIPAm-co-AA)微凝胶粒径的合成与表征第39-43页
            2.2.1.1 Poly(NIPAm-co-AA)的合成第39页
            2.2.1.2 Poly(NIPAm-co-AA)的红外光谱表征第39-40页
            2.2.1.3 乳化剂的用量对粒径的影响第40-41页
            2.2.1.4 引发剂的用量对粒径的影响第41-42页
            2.2.1.5 搅拌的转速对粒径的影响第42-43页
        2.2.2 单体AAPBA的合成与表征第43-45页
            2.2.2.1 单体AAPBA的结构表征第43页
            2.2.2.2 AAPBA合成机理第43-45页
        2.2.3 Poly(NIPAm-co-AAPBA)糖敏微凝胶的合成与表征第45-47页
            2.2.3.1 Poly(NIPAm-co-AAPBA)糖敏微凝胶聚合时间第46页
            2.2.3.2 Poly(NIPAm-co-AAPBA)糖敏微凝胶的红外光谱表征第46-47页
    2.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Poly(NIPAm-co-AAPBA)微凝胶的溶胀性能研究第49-66页
    3.1 实验部分第50-51页
        3.1.1 试剂第50页
        3.1.2 试剂的处理第50页
        3.1.3 单体AAPBA的制备第50页
        3.1.4 poly(NIPAm-co-AAPBA)微凝胶的合成第50页
        3.1.5 缓冲溶液的配制第50-51页
        3.1.6 仪器与测试第51页
            3.1.6.1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51页
            3.1.6.2 纳米激光粒度表征第5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1-63页
        3.2.1 Poly(NIPAm-co-AAPBA)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第51-52页
        3.2.2 超速离心后处理对微凝胶形貌的影响第52-54页
        3.2.3 Poly(NIPAm-co-AAPBA)微凝胶的糖敏溶胀性能第54-63页
            3.2.3.1 AAPBA加入量对糖敏溶胀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3.2.3.2 pH值对糖敏溶胀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3.2.3.3 葡萄糖浓度对糖敏溶胀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3.2.3.4 温度对糖敏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3.2.3.5 各因素对微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第63页
    3.3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四章 糖敏微凝胶响应温度调节的研究第66-81页
    4.1 实验部分第67-68页
        4.1.1 试剂第67页
        4.1.2 试剂的处理第67页
        4.1.3 Poly(NIPAm-co-AAPBA-co-AA)糖敏微凝胶的合成第67页
        4.1.4 Poly(NIPAm-co-AAPBA-co-MA)糖敏微凝胶的合成第67页
        4.1.5 缓冲溶液的配制第67-68页
        4.1.6 仪器与测试第68页
            4.1.6.1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68页
            4.1.6.2 纳米激光粒度表征第6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4.2.1 改性温敏微凝胶的合成第68页
        4.2.2 改性温敏微凝胶的粒径测试第68-71页
        4.2.3 温敏改性微凝胶的形貌表征第71-72页
        4.2.4 AA的加入对微凝胶温敏性能的影响第72-74页
        4.2.5 AA的加入对微凝胶糖敏性能的影响第74-76页
        4.2.6 AA的加入对微凝胶改进效果第76页
        4.2.7 微凝胶在生理温度下的糖敏性能第76-78页
        4.2.8 微凝胶在接近生理pH值下的糖敏性能第78-79页
    4.3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3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季铵盐修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下一篇: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力学性能与微细观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