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2.1 聚氨酯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改性 | 第14-17页 |
2.1.1 聚氨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14-15页 |
2.1.2 聚氨酯的改性 | 第15-17页 |
2.1.2.1 聚氨酯的共混改性 | 第15-16页 |
2.1.2.2 聚氨酯的接枝改性 | 第16-17页 |
2.2 聚硅氧烷的概述 | 第17-23页 |
2.2.1 聚硅氧烷的结构与性能 | 第17-18页 |
2.2.2 羟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合成 | 第18-21页 |
2.2.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概述 | 第21-23页 |
2.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应用 | 第23-30页 |
2.3.1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应用 | 第23-24页 |
2.3.2 季铵盐修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第24-30页 |
2.3.2.1 季铵盐修饰的有机硅概述 | 第24-26页 |
2.3.2.2 季铵盐修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杀菌机理 | 第26-27页 |
2.3.2.3 季铵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2.3.2.4 季铵盐修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在海洋防污上的应用 | 第28-30页 |
2.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3 实验部分 | 第33-41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3.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2 1,3-双[3-(2,3-环氧丙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 | 第34页 |
3.3 1,3-双[3-(1-甲氧基-2-羟基丙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 | 第34-35页 |
3.4 2,4,6-三(3-氯丙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的合成 | 第35页 |
3.5 含氯丙基双羟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合成 | 第35-36页 |
3.6 季铵盐修饰的双羟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合成 | 第36页 |
3.7 季铵盐修饰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36-37页 |
3.8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7-41页 |
3.8.1 季铵盐含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3.8.2 端羟基分析法测定分子量 | 第38-39页 |
3.8.3 共聚物膜的接触角测量 | 第39页 |
3.8.4 聚氨酯材料杀菌性能测试 | 第39-41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1-63页 |
4.1 1,3-双[3-(2,3-环氧丙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 第41-43页 |
4.2 1,3-双[3-(1-甲氧基-2-羟基丙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 第43-45页 |
4.3 2,4,6-三(3-氯丙基)-2,4,6-三甲基-环三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 第45-47页 |
4.4 含氯丙基双羟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 第47-51页 |
4.5 季铵盐修饰的双羟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合成 | 第51-53页 |
4.6 季铵盐修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53-55页 |
4.7 季铵盐修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性能研究 | 第55-63页 |
4.7.1 疏水性研究 | 第55-60页 |
4.7.1.1 静态接触角的测量 | 第55-58页 |
4.7.1.2 表面张力的计算 | 第58-60页 |
4.7.2 杀菌性测试 | 第60-6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经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