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中国式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探索之路--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例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转型与调查性报道第8-10页
  一、调查性报道对当代中国转型的突出意义第8-9页
  二、《新闻调查》在中国媒体调查性报道中的地位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概述第10-17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0-15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6-17页
第二章 调查性报道发展概述第17-24页
 第一节 追溯中西方调查性报道第17-20页
  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调查性报道溯源第17-19页
  二、追溯中国调查性报道第19-20页
 第二节 电视调查性报道第20-24页
第三章 中国调查性报道典范:《新闻调查》第24-33页
 第一节 《新闻调查》的发展路径与成就第24-28页
  一、《新闻调查》的发展路径第24-26页
  二、《新闻调查》的成就第26-28页
 第二节 《新闻调查》调查类型的探索之路第28-33页
  一、《新闻调查》调查类型的发展路线第28-29页
  二、《新闻调查》调查类型发展的原因第29-33页
第四章 《新闻调查》探索之路的微观考察——以2009至2010的节目为例第33-49页
 第一节 概述第34页
 第二节 栏目近况细致研究第34-44页
  一、选题内容第35-43页
  二、节目调查类型第43页
  三、节目性质第43-44页
 第三节 栏目的叙事特征分析第44-49页
  一、拍摄模式对栏目风格的影响第44-45页
  二、出镜记者特质对叙事的影响第45-47页
  三、叙述时间对栏目风格的影响第47-49页
第五章 《新闻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压力分析第49-57页
 第一节 《新闻调查》存在的问题第49-54页
  一、虽有调查性报道,但栏目整体的调查性报道氛围不浓第49-50页
  二、策划角度的软化倾向第50-51页
  三、舆论监督浮于表面第51-52页
  四、报道性质正面倾向强烈,揭露色彩不浓第52-53页
  五、重报道而轻评论的编辑方针第53-54页
 第二节 压力分析第54-57页
  一、宏观压力第54-55页
  二、微观压力第55-57页
第六章 展望未来——《新闻调查》推动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第57-62页
 第一节 《新闻调查》的前进方向第57-60页
  一、《新闻调查》的主动出击第57-59页
  二、外部环境对调查性报道的滋养第59-60页
 第二节 调查性报道的前景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基于广东省惠州市响水河工业园的民族志调查
下一篇:《新安晚报》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