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一、导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选题目的 | 第7页 |
2、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 第8-11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2、国外研究综述评价 | 第9页 |
3、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4、国内研究综述评价 | 第11页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第11-14页 |
1、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3、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4、已有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二、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历史及现行财税体制特点 | 第14-18页 |
(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历史 | 第14-16页 |
1、新中国税收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14页 |
2、计划经济下我国三次大规模的税收制度改革 | 第14-15页 |
3、计划商品经济时期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 | 第15页 |
4、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 | 第15-16页 |
5、近年来的税制改革 | 第16页 |
(二)现行财税体制状况及特点 | 第16-18页 |
1、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 | 第17页 |
2、地方税收立法层次较低 | 第17页 |
3、配套税收法制不够健全 | 第17页 |
4、地方主体税种缺失 | 第17-18页 |
三、“营改增”背景下滨州市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 第18-29页 |
(一)山东省滨州市经济税收概况 | 第18-27页 |
1、滨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 第18页 |
2、滨州市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规模 | 第18-19页 |
3、2006 年—2015 年滨州市、各县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占比情况分析 | 第19-20页 |
4、滨州市税收收入结构分析 | 第20-27页 |
(二)“营改增”对滨州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1、“营改增”基本情况及进展 | 第27页 |
2、营业税是滨州市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 第27页 |
3、“营改增”造成地方财政收入明显减少 | 第27-28页 |
4、地税征管难造成地方税收流失 | 第28-29页 |
四、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借鉴 | 第29-37页 |
(一)国外地方税体系构建及运行基本模式 | 第29-34页 |
1、联邦制国家地方税体系基本模式 | 第29-31页 |
2、单一制国家地方税体系基本模式 | 第31-33页 |
3、俄罗斯分税制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第33-34页 |
(二)国外地方税体系对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1、完善的税收法制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法律基石 | 第34页 |
2、科学合理地划分事权和税权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 | 第34-35页 |
3、合理确定地方主体税种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 第35-36页 |
4、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 | 第36页 |
5、合理的税制结构是引导经济科学健康的关键 | 第36-37页 |
五、“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 第37-46页 |
(一)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 | 第37页 |
(二)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逐步实现地方政府税权与事权相匹配 | 第37-38页 |
(三)强化税收立法工作 | 第38-39页 |
1、加强地方税收立法工作 | 第38页 |
2、科学划分国地税征收权限 | 第38-39页 |
3、建立政府主导的地方税收共治新格局 | 第39页 |
(四)明确地方税收体系主体税种的基本构成 | 第39-42页 |
1、积极打造以消费为税基的地方独享税种 | 第40页 |
2、将个人所得税划为地方独享税种 | 第40-41页 |
3、科学安排共享税的分成比例 | 第41页 |
4、优化整合辅助税种 | 第41-42页 |
(五)开征新的地方税种 | 第42-44页 |
1、建议开征遗产税(继承税) | 第42页 |
2、完善房产税制度 | 第42-43页 |
3、探索实行水资源“费改税” | 第43-44页 |
4、将社会保障基金转为社会保障税 | 第44页 |
(六)健全地方税体系配套机制和制度 | 第44-45页 |
1、健全地方税收规模预测机制 | 第44页 |
2、健全地方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 第44-45页 |
3、健全地方税源分类控管机制 | 第45页 |
(七)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