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馈能悬架系统馈能电路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馈能悬架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整车混合馈能悬架总体方案研究 | 第17-24页 |
2.1 混合馈能悬架结构分析 | 第17-18页 |
2.2 混合馈能悬架总体方案 | 第18-19页 |
2.3 整车混合馈能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19-23页 |
2.3.1 整车七自由度模型 | 第19-20页 |
2.3.2 机电转换关系 | 第20-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整车混合馈能悬架系统馈能电路设计 | 第24-37页 |
3.1“直线电机—超级电容”馈能电路设计 | 第24-33页 |
3.1.1 Boost模式 | 第25-26页 |
3.1.2 Buck模式 | 第26-28页 |
3.1.3 电气元件选型 | 第28-33页 |
3.2“超级电容—蓄电池”储能电路设计 | 第33-36页 |
3.2.1 双电容充放电切换电路 | 第33-34页 |
3.2.2 四蓄电池储能方案 | 第34-35页 |
3.2.3“超级电容—蓄电池”储能电路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半主动控制策略设计 | 第37-46页 |
4.1 天棚和地棚阻尼混合半主动控制 | 第37-41页 |
4.1.1 半主动控制参考力 | 第37-38页 |
4.1.2 半主动控制策略工作原理 | 第38-40页 |
4.1.3 最优控制参数的确定 | 第40-41页 |
4.2 电流控制效果验证试验 | 第41-45页 |
4.2.1 dSPACE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4.2.2 电流控制试验设计 | 第42-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整车混合馈能悬架性能仿真分析 | 第46-60页 |
5.1 路面模型 | 第46-48页 |
5.2 整车混合馈能悬架系统模型 | 第48-49页 |
5.2.1 整车混合悬架建模 | 第48-49页 |
5.2.2 馈能电路建模 | 第49页 |
5.2.3 半主动控制策略建模 | 第49页 |
5.3 仿真与分析 | 第49-59页 |
5.3.1 时域仿真 | 第50-57页 |
5.3.2 频域仿真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dSPACE硬件在环试验 | 第60-67页 |
6.1 试验方案 | 第60-62页 |
6.1.1 试验设计 | 第60-61页 |
6.1.2 试验器材 | 第61-62页 |
6.1.3 试验步骤 | 第62页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6.3 试验总结 | 第65-6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7.1 总结 | 第67-68页 |
7.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