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软式棒垒球训练对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15页
    1.1 选题依据第8-9页
    1.2 课题的意义第9页
        1.2.1 有利于推动软式棒垒球在中学的普及与开展第9页
        1.2.2 有利于指明软式棒垒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价值第9页
        1.2.3 有利于丰富中学软式棒垒球运动的训练手段第9页
    1.3 文献综述第9-15页
        1.3.1 国内棒垒球课程开展现状研究第9-10页
        1.3.2 国内棒垒球课程开展价值研究第10-12页
        1.3.3 课程开展教学策略研究第12-13页
        1.3.4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2.1 研究对象第15页
    2.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15页
        2.2.2 专家访谈法第15-16页
        2.2.3 对比分析法第16页
        2.2.4 数理统计法第16页
        2.2.5 逻辑分析法第16-1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7-34页
    3.1 软式棒垒球训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第17-19页
        3.1.1 身体素质测试项目的选择第17页
        3.1.2 棒垒球训练和普通训练的身体素质测试对比分析第17-18页
        3.1.3 软式棒垒球对中学生速度和力量素质的影响第18页
        3.1.4 软式棒垒球对中学生柔韧和敏捷素质的影响第18-19页
        3.1.5 软式棒垒球对中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第19页
    3.2 软式棒垒球的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措施分析第19-22页
        3.2.1 传统身体素质训练的特点第19-20页
        3.2.2 软式棒垒球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优势第20-22页
    3.3 软式棒垒球训练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分析第22-27页
        3.3.1 棒垒球训练和传统训练的心理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第22-24页
        3.3.2 心理测试量表各因子的具体分析第24-25页
        3.3.3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影响第25-26页
        3.3.4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影响第26页
        3.3.5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第26页
        3.3.6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学生气质性格的影响第26-27页
    3.4 软式棒垒球的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措施分析第27-34页
        3.4.1 男女同组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第27-28页
        3.4.2 团队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第28-30页
        3.4.3 反复的基本功训练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应变能力第30-31页
        3.4.4 创造情境有利于锻炼中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第31-32页
        3.4.5 棒垒球中的礼仪训练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品行第32-34页
4 结论与建议第34-36页
    4.1 结论第34页
    4.2 建议第34-36页
        4.2.1 注意加强运动损伤的教育第34页
        4.2.2 增强学训矛盾的解决方案第34-35页
        4.2.3 加强体育礼仪教学的力度第35页
        4.2.4 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第35-36页
5 参考文献第36-40页
6 附件第40-41页
7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语文自能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同课异构”对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研究--以“解析几何”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