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7-16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 1.2.1 国内外对物流量的研究 | 第8-9页 |
| 1.2.2 国内外对物流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9-13页 |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3-15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5页 |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5页 |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2 区域物流量的相关概念 | 第16-22页 |
| 2.1 区域物流量的涵义和界定 | 第16-19页 |
| 2.1.1 区域物流量的涵义 | 第16-17页 |
| 2.1.2 区域物流量的界定 | 第17页 |
| 2.1.3 区域物流量的量纲和计算 | 第17-19页 |
| 2.2 区域物流量分析的目的 | 第19页 |
| 2.3 区域物流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19-21页 |
| 2.3.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第19-20页 |
| 2.3.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分析 | 第20-2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新疆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 3.1 新疆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 3.1.1 新疆物流业规模不断增大 | 第22页 |
| 3.1.2 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促进运输能力显著提升 | 第22-24页 |
| 3.1.3 新疆物流业技术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 第24页 |
| 3.2 新疆物流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 3.2.1 物流业规模不断增加,与其他地区依然有差距 | 第24-25页 |
| 3.2.2 基础设施总量很大,但是从密度上看水平仍然较低 | 第25-26页 |
| 3.2.3 邮电业务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 | 第26页 |
| 3.3 新疆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 新疆区域物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8-41页 |
| 4.1 经济因素 | 第28-35页 |
| 4.1.1 产业结构 | 第28-31页 |
| 4.1.2 消费水平 | 第31-33页 |
| 4.1.3 内外贸易 | 第33-35页 |
| 4.2 基础设施因素 | 第35-36页 |
| 4.3 技术因素 | 第36-37页 |
| 4.4 政策因素 | 第37-39页 |
| 4.5 指标的选取 | 第39-40页 |
| 4.5.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9页 |
| 4.5.2 选取指标 | 第39-4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5 新疆区域物流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第41-50页 |
| 5.1 主成分分析新疆区域物流量的影响因素 | 第41-44页 |
| 5.1.1 原始数据标准化 | 第41页 |
| 5.1.2 基于时间序列的数据对比研究 | 第41-44页 |
| 5.2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第44-47页 |
| 5.2.1 模型稳定性检验 | 第44-46页 |
| 5.2.2 模型的构建 | 第46页 |
| 5.2.3 模型分析数据与真实数据的比较 | 第46-47页 |
| 5.3 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0-54页 |
| 6.1 结论 | 第50页 |
| 6.2 建议 | 第50-54页 |
| 6.2.1 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投资,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第50-51页 |
| 6.2.2 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物流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第51页 |
| 6.2.3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积极引进优秀的物流人才 | 第51-52页 |
| 6.2.4 大力推动区域内外贸易的发展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