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路线与方法 | 第17-18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托盘循环共用相关概念及运营模式分析 | 第19-32页 |
2.1 托盘概述 | 第19-24页 |
2.1.1 托盘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托盘的分类 | 第19-20页 |
2.1.3 托盘的标准化 | 第20-21页 |
2.1.4 我国托盘的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2.2 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概述 | 第24-26页 |
2.2.1 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的内涵 | 第24页 |
2.2.2 托盘循环共用的运营模式 | 第24-26页 |
2.3 国内外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分析 | 第26-30页 |
2.3.1 澳大利亚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 | 第27-28页 |
2.3.2 欧洲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 | 第28页 |
2.3.3 日本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 | 第28-29页 |
2.3.4 中国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 | 第29-30页 |
2.4 国内外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盖世物流园区托盘使用现状分析 | 第32-39页 |
3.1 盖世物流园区基本情况 | 第32页 |
3.2 园区托盘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32-35页 |
3.2.1 总体情况 | 第32-33页 |
3.2.2 托盘价格 | 第33-34页 |
3.2.3 托盘尺寸 | 第34-35页 |
3.2.4 载重量 | 第35页 |
3.2.5 总结 | 第35页 |
3.3 园区企业对于推行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的意见调查 | 第35-37页 |
3.4 园区推行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的重点难点分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盖世物流园区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设计 | 第39-54页 |
4.1 园区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的选择 | 第39-40页 |
4.2 园区托盘租赁模式分类 | 第40-43页 |
4.2.1 直接租赁模式 | 第40-41页 |
4.2.2 多落点租赁模式 | 第41-42页 |
4.2.3 提前预租模式 | 第42-43页 |
4.3 园区内部的托盘租赁模式 | 第43-45页 |
4.3.1 托盘盘源保障 | 第43页 |
4.3.2 托盘标准的选择 | 第43-44页 |
4.3.3 运营中心及运营网点设置 | 第44页 |
4.3.4 RFID技术在托盘租赁过程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4.4 库存控制策略 | 第45-51页 |
4.4.1 营业网点库存控制策略模型 | 第45-48页 |
4.4.2 运营中心库存控制策略模型 | 第48-50页 |
4.4.3 数据仿真 | 第50-51页 |
4.5 定价策略 | 第51-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盖世物流园区托盘循环共用运营模式评价与保障 | 第54-60页 |
5.1 运营模式评价 | 第54-57页 |
5.1.1 园区效益分析 | 第54-55页 |
5.1.2 企业效益分析 | 第55-56页 |
5.1.3 社会效益分析 | 第56-57页 |
5.2 模式运作的保障措施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