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初中“三结合”校本德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某初中学校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0页
    一、研究缘由第11-12页
        (一) 基于当前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大背景第11页
        (二) 基于当前初中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第11页
        (三) 基于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第11-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第12-14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14-16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一) 德育、学校德育第16-17页
        (二) 校本德育、“三结合”校本德育第17页
    四、初中“三结合”校本德育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一) Z理论第17-18页
        (二)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18-19页
    五、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一章 初中“三结合”校本德育问题调查情况及分析第20-31页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第20-22页
    二、调查结果分析第22-26页
        (一) 在认识上存在严重问题第22-24页
        (二)“三结合”校本德育在实施上“步履维艰”第24-26页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31页
        (一) 应试教育对德育首要地位的冲击第27页
        (二) 学校德育组织、管理体制存有弊端,缺少促进“三结合”的核心组织第27-29页
        (三) 对德育对象研究还不够,特殊性、主体性不明确第29页
        (四) 德育评价机制存在弊端第29-30页
        (五) 学校文化建设不够,缺少粘合三者的文化力量第30页
        (六) 校本德育研究不足第30-31页
第二章 完善初中“三结合”校本德育的对策第31-42页
    一、科学的德育理念是实现“三结合”校本德育的思想保证第31-32页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第31页
        (二) 树立“全员德育”的德育管理理念第31-32页
    二、序列化、层次化德育目标体系是“三结合”校本德育的行动指南第32-33页
    三、德育活动是实现和完善“三结合”校本德育的落脚点第33-37页
        (一) 隐性德育方式与显性德育方式结合使用第33-34页
            1. 学校要加强德育的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显性德育的作用第33页
            2. 学校要积极探索隐性德育方式,挖掘隐性德育的作用第33-34页
            3. 显性德育方式与隐性德育方式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第34页
        (二) 采用“德行”系列教育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系统德育第34-36页
            1. 全面深入的了解情况,做好准备工作第34-35页
            2. 研究和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第35页
            3. 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寻找“切入点”第35-36页
        (三) 探索多样的活动形式第36-37页
        (四)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增添德育效果第37页
    四、专业化的德育组织管理结构是“三结合”校本德育的组织保证第37-38页
    五、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是“三结合”校本德育的制度支撑第38-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A第45-50页
    初中“三结合”校本德育现状调查(学生部分)第45-48页
    初中“三结合”校本德育问题调查(教师部分)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历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古典诗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以青岛市城阳第八中学为例
下一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