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前倾化背景下的立法与司法适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1 《刑法修正案(九)》恐怖活动刑事立法规范表现第10-18页
    1.1 《刑法修正案(九)》恐怖活动刑事立法规范表现第10-12页
        1.1.1 恐怖活动概念外延的扩大第11页
        1.1.2 大量列举式的犯罪规范模式第11-12页
        1.1.3 公民合作义务的增加第12页
    1.2 《刑法修正案(九)》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动向第12-16页
        1.2.1 帮助犯的正犯化第12-14页
        1.2.2 预备犯的既遂化第14-15页
        1.2.3 构成要件的交叉化第15-16页
    1.3 恐怖活动立法趋势比较第16-18页
        1.3.1 《刑法修正案(九)》之前的恐怖活动犯罪处理第16-17页
        1.3.2 评析第17-18页
2 域外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前倾化的具体体现与适用第18-21页
    2.1 大陆法系国家第18-19页
    2.2 英美法系国家第19-21页
3 恐怖活动犯罪外延的明确界定第21-28页
    3.1 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判断第21-23页
        3.1.1 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区分第21-23页
        3.1.2 恐怖活动与恐怖活动犯罪的区分第23页
    3.2 相关概念的限制解释第23-28页
        3.2.1 恐怖活动培训的概念界定第23-25页
        3.2.2 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适用范围第25页
        3.2.3 破坏国家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理解第25-26页
        3.2.4 穿着、佩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与公民信仰自由的区分第26-28页
4 《刑法修正案(九)》中恐怖活动法条的适用问题第28-41页
    4.1 完整犯罪构成下的适用问题第28-36页
        4.1.1 帮助犯的正犯化适用第28-31页
        4.1.2 预备犯的既遂化适用第31-34页
        4.1.3 与下游犯罪的区分适用第34-36页
    4.2 修正犯罪构成下的适用问题—共犯问题第36-39页
        4.2.1 片面共犯的处理第36-37页
        4.2.2 教唆犯的处理第37-39页
    4.3 罪数问题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假诉讼罪研究
下一篇:预备行为实行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