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问题研究--以食药领域为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1 前言第12-15页
    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内有关行刑衔接机制的研究动态第13-14页
        1.3.2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状况第14页
    1.4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14-15页
2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界定和价值第15-22页
    2.1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2.1.1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中行政执法的概念第15-16页
        2.1.2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中刑事司法的概念第16页
        2.1.3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概念第16-17页
    2.2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特征第17-18页
        2.2.1 行刑衔接机制是一种程序性的衔接机制第17页
        2.2.2 行刑衔接机制是一种“多对一”的非对称性衔接机制第17-18页
        2.2.3 行刑衔接机制是一种运行具有相互制约性的衔接机制第18页
    2.3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原则第18-19页
        2.3.1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第18-19页
        2.3.2 法定程序原则第19页
        2.3.3 及时性原则第19页
    2.4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价值分析第19-22页
        2.4.1 增强各部门打击食药犯罪的合力第20页
        2.4.2 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第20-21页
        2.4.3 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第21-22页
3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第22-30页
    3.1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提出第22页
    3.2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发展进程和现状第22-25页
        3.2.1 法律规定和规范性文件的演变第22-24页
        3.2.2 实践方面的发展第24-25页
    3.3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面临的主要困境第25-26页
        3.3.1 证据转化难第25页
        3.3.2 信息交流不畅第25页
        3.3.3 联席会议作用受限第25-26页
        3.3.4 监督制约力度有限第26页
    3.4 制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发展的因素第26-30页
        3.4.1 法律规范位阶低、操作性不强第26-27页
        3.4.2 行刑部门职能交叉、组织保障体系不清第27-28页
        3.4.3 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履行不到位第28页
        3.4.4 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作祟,法治和责任意识淡薄第28-30页
4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措施建议第30-38页
    4.1 域外“行刑衔接”制度的有益借鉴第30-32页
        4.1.1 域外相关制度发展现状第30-31页
        4.1.2 域外行刑衔接机制的有益经验第31-32页
    4.2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对策建议第32-38页
        4.2.1 健全“行刑衔接”机制法律规范,增强法律可操作性第32-33页
        4.2.2 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提高打击合力第33-35页
        4.2.3 强化“行刑衔接”机制中的监督力度,提升运行效率第35-36页
        4.2.4 树立各部门的协同理念,增强责任和法治意识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公安机关执法公开管理制度研究
下一篇: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法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