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浙贝母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厚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简表(Abbreviations)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心肌肥厚类型第15-16页
    1.2 心肌肥厚相关机制第16-20页
        1.2.1 机械应力感受器第16页
        1.2.2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信号第16-17页
        1.2.3 胰岛素生长因子-1/胰岛素生长因子-1 受体/Akt信号第17页
        1.2.4 活化T细胞钙调磷酸酶核因子(NFAT)信号第17-18页
        1.2.5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和Ca~(2+)/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信号第18-19页
        1.2.6 cGMP/蛋白激酶G信号第19页
        1.2.7 蛋白激酶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第19-20页
        1.2.8 胰岛素/胰岛素受体(IR)/Akt信号第20页
    1.3 心肌肥厚的影响因素第20-23页
        1.3.1 自噬第20-21页
        1.3.2 微小RNA第21页
        1.3.3 内皮细胞第21-22页
        1.3.4 细胞因子第22-23页
    1.4.心肌肥厚的治疗药物第23-24页
        1.4.1 他汀类药物第23页
        1.4.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第23页
        1.4.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断剂第23-24页
        1.4.4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第24页
        1.4.5 利尿剂第24页
        1.4.6 中药类药物第24页
    1.5.小结与展望第24-26页
第二章 浙贝母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厚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第26-51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2.1 细胞株第26-27页
        2.2.2 试剂材料第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4页
        2.3.1 细胞培养第27-28页
        2.3.2 不同浓度异丙肾上腺素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28页
        2.3.3 不同浓度浙贝母提取物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28-29页
        2.3.4 不同浓度卡托普利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29页
        2.3.5 H9c2心肌细胞肥厚模型的建立第29-30页
        2.3.6 各组心肌细胞表面积的测定第30页
        2.3.7 BCA法测各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第30-31页
        2.3.8 ELISA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外液TNF-α 含量第31页
        2.3.9 ELISA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外液IL-6 含量第31-32页
        2.3.10 Western blot检测ANP、TLR4、AP-1 蛋白表达情况第32-34页
        2.3.11 统计处理第34页
    2.4 实验结果第34-46页
        2.4.1 不同浓度异丙肾上腺素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4-35页
        2.4.2 不同浓度浙贝母提取物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5-36页
        2.4.3 不同浓度卡托普利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6-37页
        2.4.4 H9c2心肌细胞肥厚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2.4.5 各处理组心肌细胞表面积的测定第38-40页
        2.4.6 二辛可酸(BCA)法测定各组细胞总蛋白含量第40-41页
        2.4.7 ELISA法测量心肌细胞外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第41-43页
        2.4.8 ELISA法测量心肌细胞外液中白介素 6(IL-6)含量第43-44页
        2.4.9 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中ANP、TLR4、AP-1 蛋白表达情况第44-46页
    2.5 讨论第46-51页
        2.5.1 异丙肾上腺素(Iso)在心肌肥厚发展中的作用第46-47页
        2.5.2 TLR4/AP-1 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与心肌肥厚的关系第47-49页
        2.5.3 浙贝母提取物对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第49-51页
总结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山豆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流控反应技术的酶促含糖黄酮类化合物区域选择性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