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山豆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简表 (ABBREVIATIONS)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6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山豆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第15-18页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15-17页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第17-18页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进展第18页
    1.3 毛细管电泳技术第18-20页
        1.3.1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简介第18-19页
        1.3.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第19页
        1.3.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第19-20页
    1.4 微乳毛细管电泳技术第20-28页
        1.4.1 MEEKC简介第20-21页
        1.4.2 MEEKC原理第21-23页
        1.4.3 MEEKC与MEKC的异同第23页
        1.4.4 MEEKC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进展第23-28页
        1.4.5 MEEKC的优缺点第28页
    1.5 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方法第28-32页
        1.5.1 堆积技术第29-31页
        1.5.2 样品扫集技术第31-32页
    1.6 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的联用第32-34页
        1.6.1 选择性耗尽进样—扫集法第32-33页
        1.6.2 动态pH连接—扫集法第33页
        1.6.3 无需转换极性的大体积进样—扫集法第33-34页
        1.6.4 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的总结和展望第34页
    1.7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山豆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方法第36-53页
    2.1 前言第36-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1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8-40页
        2.2.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第40页
        2.2.3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40页
        2.2.4 山豆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建立第40-41页
        2.2.5 山豆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第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2.3.1 基质固相分散条件的选择第41-47页
        2.3.2 正交试验第47-50页
        2.3.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第50页
        2.3.4 样品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基于毛细管电动色谱法的山豆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第53-68页
    3.1 前言第53-54页
        3.1.1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简介第53页
        3.1.2 离子液体性质及其在毛细管电泳分析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第53-54页
    3.2 离子液体修饰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山豆根中六种黄酮类化合物第54-57页
        3.2.1 实验部分第54-55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55-56页
        3.2.3 小结第56-57页
    3.3 正向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离山豆根中六种黄酮类化合物第57-62页
        3.3.1 实验部分第57页
        3.3.2 结果与讨论第57-61页
        3.3.3 小结第61-62页
    3.4 反向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离山豆根中六种黄酮类化合物第62-67页
        3.4.1 实验部分第62页
        3.4.2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3.4.3 小结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基于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法的山豆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在线富集方法研究第68-84页
    4.1 前言第68-69页
    4.2 实验部分第69-70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69页
        4.2.2 微乳液的配制第69页
        4.2.3 标准溶液的制备第69页
        4.2.4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69页
        4.2.5 富集方法的操作过程第69-70页
        4.2.6 富集因子的计算第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83页
        4.3.1 LVSS-MEEKC的优化第70-72页
        4.3.2 Sweeping-MEEKC的优化第72-73页
        4.3.3 FASI-MEEKC的优化第73-76页
        4.3.4 富集方法的比较第76-78页
        4.3.5 线性关系、富集因子和检测限第78页
        4.3.6 精密度试验第78-79页
        4.3.7 重复性试验第79页
        4.3.8 稳定性试验第79-81页
        4.3.9 样品测定和回收率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豆叶中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在线结构鉴定与HSCCC分离纯化研究
下一篇:浙贝母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厚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