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关于体育舞蹈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2.2 关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4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4-16页 |
2.2.2.1 调查对象与样本构成 | 第14页 |
2.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14-15页 |
2.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15-16页 |
2.2.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16页 |
2.2.3 专家访谈法 | 第16页 |
2.2.4 课堂观摩法 | 第16-17页 |
2.2.5 数据统计法 | 第17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7-47页 |
3.1 体育舞蹈在甘肃省普通高校推广的必然性 | 第17-22页 |
3.1.1 体育舞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 第17-19页 |
3.1.2 体育舞蹈所特有的社会价值 | 第19-20页 |
3.1.3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 第20-22页 |
3.2 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2.1 年龄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3.2.2 男女比例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3.2.3 职称结构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2.4 学历结构现状分析 | 第25页 |
3.2.5 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3.2.6 继续教育及培训现状分析 | 第26页 |
3.2.7 知识结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3.3 甘肃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3.3.1 大学生对学习体育舞蹈的认知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3.3.2 选修体育舞蹈的大学生性别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3.3.3 大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的评价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3.3.4 大学生课余时间从事体育舞蹈锻炼学习情况分析 | 第32页 |
3.4 甘肃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3.4.1 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3.4.2 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 第34-37页 |
3.4.2.1 教学内容设置的现状分析 | 第34-37页 |
3.4.2.2 教材的现状分析 | 第37页 |
3.4.3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3.4.4 考核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39-41页 |
3.5 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环境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3.5.1 物质环境现状分析 | 第41-42页 |
3.5.2 人文环境现状分析 | 第42-43页 |
3.6 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3.6.1 体育舞蹈课程开设参差不齐 | 第44页 |
3.6.2 体育舞蹈师资力量薄弱 | 第44-45页 |
3.6.3 体育舞蹈教学内容设置及定位不合理 | 第45-46页 |
3.6.4 教学基础条件较差 | 第46页 |
3.6.5 组织力度不够,传统观念约束,竞赛及激励机制缺乏 | 第46-47页 |
4 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研究 | 第47-52页 |
4.1 加强高校及社会团体交流 | 第47页 |
4.2 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 第47-49页 |
4.2.1 补充教师数量,引进高水平人才 | 第48页 |
4.2.2 完善现有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体制 | 第48页 |
4.2.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48页 |
4.2.4 加强体育舞蹈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 | 第48-49页 |
4.3 合理、规范教学体系 | 第49-51页 |
4.3.1 同时开展体育舞蹈与交谊舞的教学 | 第49页 |
4.3.2 优化教学内容,规范实用教材 | 第49-50页 |
4.3.3 加强教学组织改革,适当调整男女生比例 | 第50页 |
4.3.4 更新教学评价理念及考核方式 | 第50-51页 |
4.4 鼓励竞赛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建议 | 第52-5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7 附件 | 第56-68页 |
8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