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6页 |
1.1.1 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1.2 配送中心在连锁超市发展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1.1.3 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2.1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1.2.2 论文的内容框架 | 第16-17页 |
1.2.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29页 |
2.1 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2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 第19-23页 |
2.2.1 企业绩效评价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2.2.2 国外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 国内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2.3.1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发展背景 | 第23-24页 |
2.3.2 国内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46页 |
3.1 配送中心的定义功能及绩效评价特点 | 第29-33页 |
3.1.1 配送中心的相关定义 | 第29-30页 |
3.1.2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功能 | 第30-32页 |
3.1.3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特殊性 | 第32-33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3页 |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 第33-34页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34-42页 |
3.4.1 物流成本费用指标 | 第35-36页 |
3.4.2 门店服务指标 | 第36-38页 |
3.4.3 仓库活动指标 | 第38-41页 |
3.4.4 运输活动指标 | 第41-42页 |
3.5 指标筛选与最终指标体系建立 | 第42-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 第46-55页 |
4.1 层次分析法(AHP) | 第46-50页 |
4.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2页 |
4.2.1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1页 |
4.2.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第51-52页 |
4.3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评价体系在配送中心的实际应用 | 第55-74页 |
5.1 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66页 |
5.1.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5-57页 |
5.1.2 成本费用中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57-59页 |
5.1.3 门店服务中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59-61页 |
5.1.4 仓库活动中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61-63页 |
5.1.5 运输活动中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63-66页 |
5.2 隶属度计算 | 第66-69页 |
5.2.1 成本费用指标隶属度计算 | 第66-67页 |
5.2.2 门店服务指标隶属度计算 | 第67页 |
5.2.3 仓库活动指标隶属度计算 | 第67-68页 |
5.2.4 运输活动指标隶属度计算 | 第68-69页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9-73页 |
5.3.1 成本费用绩效评价 | 第69页 |
5.3.2 门店服务绩效评价 | 第69-70页 |
5.3.3 仓库活动绩效评价 | 第70-71页 |
5.3.4 运输活动绩效评价 | 第71页 |
5.3.5 配送中心绩效综合评价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6页 |
6.1 本文工作 | 第74-7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