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中国废气排放问题现状 | 第8-11页 |
1.1.1 我国废气排放总量的走势 | 第8页 |
1.1.2 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在世界中的地位 | 第8-11页 |
1.2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构成及国际比较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2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1 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 | 第14-15页 |
2.1.1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 | 第14页 |
2.1.2 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两种产业结构理论的主要区别 | 第1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2.1 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第15页 |
2.2.2 基于博弈论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第15页 |
2.2.3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优化模型 | 第15-16页 |
2.2.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优化模型 | 第16页 |
2.2.5 其他有关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 | 第16-17页 |
2.2.6 本文所选用的模型及原因 | 第17-18页 |
3 模型的构建及其结果实现 | 第18-36页 |
3.1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介绍 | 第18页 |
3.2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18-20页 |
3.2.1 模型的选用 | 第18-19页 |
3.2.2 Q_(j.min)和Q_(j.max)的确定 | 第19-20页 |
3.3 数据的采集与加工 | 第20-33页 |
3.3.1 模型需要的数据 | 第20页 |
3.3.2 数据的调整 | 第20-33页 |
3.4 Lingo软件的运行结果 | 第33-36页 |
3.4.1 产业结构优化后的重点行业废气排放量 | 第33-34页 |
3.4.2 产业结构优化后的重点排放行业总产能 | 第34-36页 |
4 重点排放行业的产能优化空间分析 | 第36-40页 |
4.1 电力行业的产能优化空间 | 第36页 |
4.2 钢铁行业的产能优化空间 | 第36-38页 |
4.3 水泥行业的产能优化空间 | 第38-40页 |
5 重点排放行业的技术优化空间分析 | 第40-49页 |
5.1 电力行业的技术优化空间 | 第40-41页 |
5.2 钢铁行业的技术优化空间 | 第41-44页 |
5.3 水泥行业的技术优化空间 | 第44-49页 |
6 模型的改进 | 第49-54页 |
6.1 重点排放行业的产能区间调整 | 第49页 |
6.2 所有行业的技术优化区间调整 | 第49-51页 |
6.3 模型的改进 | 第51-54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54-5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7.2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A | 第61-63页 |
附录B | 第63-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