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离子交换分离技术概述 | 第13-16页 |
1.1.1 离子交换分离的定义及原理 | 第13-14页 |
1.1.2 离子交换分离的分类 | 第14页 |
1.1.3 多糖系列基质离子交换分离介质的地位 | 第14-15页 |
1.1.4 多糖系列基质离子交换分离介质的制备 | 第15-16页 |
1.2 壳聚糖的研究简介 | 第16-26页 |
1.2.1 壳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 | 第16-17页 |
1.2.2 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17-19页 |
1.2.3 壳聚糖在分离工程领域的应用 | 第19-26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壳聚糖分离介质基质的制备及优化 | 第27-40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2.2.1 材料 | 第28页 |
2.2.2 仪器 | 第28-29页 |
2.2.3 实验原理 | 第29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2.3.1 壳聚糖原料分子量对基质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2 壳聚糖浓度对基质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3 搅拌速度对基质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4 交联剂加入量对基质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5 油相与水相比例对基质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6 交联温度对基质形态与粒径的影响 | 第37页 |
2.3.7 壳聚糖基质的扫描电镜图 | 第37-38页 |
2.3.8 壳聚糖基质粒径分布图 | 第38-39页 |
2.3.9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 第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强碱性壳聚糖分离介质的制备 | 第40-51页 |
3.1 前言 | 第40-4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3.2.1 材料 | 第41页 |
3.2.2 仪器 | 第41-42页 |
3.2.3 实验原理 | 第42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3.3.1 NaOH浓度对壳聚糖分离介质最大交换容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2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壳聚糖分离介质最大交换容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壳聚糖分离介质最大交换容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4 强碱性壳聚糖分离介质滴定曲线测定 | 第48-49页 |
3.3.5 强碱性壳聚糖分离介质电镜图 | 第49页 |
3.3.6 强碱性壳聚糖分离介质红外光谱图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强酸性壳聚糖分离介质的制备 | 第51-59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4.2.1 材料 | 第51-52页 |
4.2.2 仪器 | 第52页 |
4.2.3 实验原理 | 第52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4.3.1 活化条件对环氧基密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4.3.2 反应条件对强酸性壳聚糖分离介质最大交换容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强碱性分离介质吸附分离研究 | 第59-68页 |
5.1 前言 | 第59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5.2.1 材料 | 第59-60页 |
5.2.2 仪器 | 第60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7页 |
5.3.1 牛血清白蛋白和5'-鸟昔酸标准曲线图 | 第62-63页 |
5.3.2 强碱性壳聚糖分离介质对牛血清白蛋白和5'-鸟苷酸的吸附研究 | 第63-64页 |
5.3.3 强碱性壳聚糖分离介质分离效果研究 | 第64-67页 |
5.3.4 强碱性壳聚糖离子交换分离介质再生性研究 | 第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 第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