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地质统计学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SWAT 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0-24页 |
·气候与水文特征 | 第21页 |
·河流水系 | 第21-22页 |
·闪电河(滦河源流) | 第21-22页 |
·黑风河 | 第22页 |
·小河子河 | 第22页 |
·吐力根河 | 第22页 |
·地质地貌 | 第22-23页 |
·土地利用与植被 | 第23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页 |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第23-24页 |
3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径流系列插补预测模型以及径流特征分析 | 第24-58页 |
·径流资料的获取 | 第24-25页 |
·黑风河白城子站径流资料的获取 | 第24-25页 |
·吐力根河大河口站径流资料的获取 | 第25页 |
·滦河外沟门站径流资料的获取 | 第25页 |
·径流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径流系列的插补预测模型 | 第27-54页 |
·月尺度的协克立格模型 | 第28-42页 |
·基于孔穴效应的时空协克立格模型 | 第42-54页 |
·径流年际、年代及季节变化分析 | 第54-55页 |
·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 流域气候变量特征分析 | 第58-86页 |
·降水 | 第58-74页 |
·降水量空间变异分析 | 第59-68页 |
·降水量的空间插值 | 第68-71页 |
·流域降水量的年际、年代及季节变化分析 | 第71-73页 |
·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分析 | 第73-74页 |
·气温 | 第74-77页 |
·流域气温的年际、年代及季节变化分析 | 第74-76页 |
·流域气温的年内变化分析 | 第76-77页 |
·蒸发 | 第77-80页 |
·流域蒸发量的年际、年代及季节变化分析 | 第77-79页 |
·流域蒸发量的年内变化分析 | 第79-80页 |
·干旱指数 | 第80-81页 |
·干旱指数年际及年代变化分析 | 第80-81页 |
·干旱指数年内变化分析 | 第81页 |
·气候变量与实测径流的关系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86-112页 |
·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方法概述 | 第86-88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86-87页 |
·分项计算组合法 | 第87页 |
·流域水文模拟法 | 第87-88页 |
·SWAT 模型概述 | 第88-94页 |
·SWAT 模型基本原理 | 第88-92页 |
·SWAT 模型命令控制流程与运算结构图 | 第92-94页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分析方法 | 第94-98页 |
·径流序列的阶段性划分 | 第95-97页 |
·分析方法 | 第97-98页 |
·基于SWAT 模型的径流模拟 | 第98-101页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 | 第101-110页 |
·人类活动显著影响期间天然径流量的还原 | 第101-104页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年代变化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季节及年内变化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节 | 第110-112页 |
6 未来气候情景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 | 第112-123页 |
·未来气候情景对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 | 第112-117页 |
·气候情景概述 | 第112-115页 |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第115-116页 |
·未来气候情景下径流的可能变化分析 | 第116-117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概述 | 第117-118页 |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第118页 |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建立 | 第118-120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节 | 第121-12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结论 | 第123-124页 |
·展望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作者简介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