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连拱隧道建设现状 | 第15-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连拱隧道结构选型 | 第26-47页 |
·概述 | 第26页 |
·连拱隧道的适应性 | 第26-28页 |
·连拱隧道断面型式分类 | 第28-31页 |
·连拱隧道断面按边墙型式分类 | 第28页 |
·连拱隧道断面按有无仰拱分类 | 第28-29页 |
·连拱隧道断面按中墙型式分类 | 第29-31页 |
·整体式与三层式中墙连拱隧道的比较 | 第31-33页 |
·直中墙与曲中墙连拱隧道的比较 | 第33-34页 |
·接线条件对连拱隧道断面选型的影响 | 第34-36页 |
·连拱隧道接线方式 | 第34-36页 |
·连拱隧道接线方式比较 | 第36页 |
·连拱隧道中墙型式受力比选 | 第36-45页 |
·物理模型与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连拱隧道设计荷载 | 第47-66页 |
·概述 | 第47-49页 |
·连拱隧道深、浅埋判别 | 第49-56页 |
·单洞隧道深、浅埋判别 | 第49页 |
·连拱隧道与单洞隧道的异同 | 第49-50页 |
·连拱隧道自然拱高度的普氏理论分析 | 第50-53页 |
·连拱隧道坍方平均高度(自然拱高度)的有限元分析 | 第53-56页 |
·连拱隧道隧道深、浅埋判别 | 第56页 |
·深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第56-58页 |
·浅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第58-63页 |
·隧道埋深H'小于或等于连拱隧道等效荷载高度ξ·h_q | 第58-60页 |
·隧道埋深H'大于连拱隧道等效荷载高度ξ·h_q | 第60-63页 |
·地形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连拱隧道荷载—结构模型计算方法 | 第66-81页 |
·概述 | 第66-68页 |
·连拱隧道结构计算存在的问题 | 第68-70页 |
·荷载分担系数 | 第70-71页 |
·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结构计算 | 第71-73页 |
·有仰拱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 | 第71-72页 |
·无仰拱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 | 第72-73页 |
·三层式中墙连拱隧道结构计算 | 第73-76页 |
·有仰拱三层式中墙连拱隧道 | 第75页 |
·无仰拱三层式中墙连拱隧道 | 第75-76页 |
·设计荷载、结构计算工程验证 | 第76-80页 |
·工程概况 | 第76-77页 |
·荷载—结构法计算结果 | 第77-79页 |
·现场量测结果 | 第79页 |
·理论计算与现场量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连拱隧道中墙最终受力研究 | 第81-108页 |
·概述 | 第81-84页 |
·地层—结构模式计算原理 | 第81-82页 |
·材料模型与参数取值 | 第82-83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83页 |
·中墙内力计算方法 | 第83-84页 |
·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中墙最终受力研究 | 第84-98页 |
·连拱隧道断面型式与支护参数 | 第84-85页 |
·两侧主洞施工工序和支护时机对中墙受力的影响 | 第85-88页 |
·中导洞施工支护时机对中墙受力的影响 | 第88-89页 |
·中导洞大小对中墙受力的影响 | 第89-90页 |
·中墙厚度对中墙受力的影响 | 第90-91页 |
·隧道埋深对中墙受力的影响 | 第91-92页 |
·中墙顶与围岩接触状态对中墙受力的影响 | 第92-94页 |
·整体式中墙受力三维分析 | 第94-98页 |
·三层式中墙连拱隧道中墙最终受力研究 | 第98-105页 |
·连拱隧道断面型式与支护参数 | 第99页 |
·两侧主洞施工工序和支护时机对中墙受力的影响 | 第99-102页 |
·三层中墙受力三维分析 | 第102-105页 |
·中墙内力计算方法工程验证 | 第105-106页 |
·地层—结构法计算结果 | 第105-106页 |
·理论计算与现场量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6章 连拱隧道施工支护研究 | 第108-144页 |
·概述 | 第108-109页 |
·Ⅴ级围岩连拱隧道施工支护研究 | 第109-120页 |
·施工方法介绍 | 第109页 |
·有限元模拟 | 第109-111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1-120页 |
·Ⅳ级围岩连拱隧道施工支护研究 | 第120-128页 |
·施工方法介绍 | 第120页 |
·有限元模拟 | 第120-12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2-128页 |
·Ⅲ级围岩连拱隧道施工支护研究 | 第128-131页 |
·施工方法介绍 | 第128页 |
·有限元模拟 | 第128-12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9-131页 |
·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支护研究 | 第131-142页 |
·先开挖外侧计算结果分析 | 第133-137页 |
·先开挖内侧计算结果分析 | 第137-141页 |
·先开挖内外侧的对比分析 | 第141-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第7章 连拱隧道现场试验研究 | 第144-170页 |
·现场试验的一般项目和方法 | 第144-147页 |
·龙塘湾隧道现场试验 | 第147-163页 |
·工程概况 | 第147-148页 |
·试验断面的确定 | 第148页 |
·试验项目和方法 | 第148-15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50-163页 |
·连拱隧道现场监控收敛判断准则 | 第163-166页 |
·连拱隧道中墙稳定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 第166-169页 |
小结 | 第169-170页 |
结论 | 第170-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