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试论公听会的适用范围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一、公听会概述第10-15页
 (一) 公听会的界定第10-11页
 (二) 公听会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11-13页
  1、公听会与听证第11-12页
  2、公听会与座谈会第12页
  3、公听会与论证会第12-13页
 (三) 公听会的功能第13-15页
  1、实现民主行政第13页
  2、促进科学决策第13-14页
  3、保障民众权益第14-15页
二、适用公听会的事项范围第15-23页
 (一) 积极标准:适用公听会的事项第16-20页
  1、适用公听会的事项的一般标准第16-17页
  2、适用公听会的事项的具体范围第17-20页
 (二) 消极标准:排除适用公听会的事项第20-23页
  1、排除适用公听会的事项的一般标准第20-21页
  2、排除适用公听会的事项的具体范围第21-23页
三、参加公听会的主体范围第23-28页
 (一) 参加公听会的主体的具体各方第23-25页
  1、利害关系人第23-24页
  2、社会公众第24页
  3、有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第24-25页
  4、政府相关部门第25页
 (二) 参加公听会的主体的代表问题第25-28页
  1、选择公听会代表的考虑因素第25-26页
  2、公听会代表名额的分配第26-27页
  3、选择公听会代表的方式第27-28页
四、公听会的效力范围第28-32页
 (一) 关于公听会效力的不同做法第28-30页
  1、案卷排他规则第28-29页
  2、一定的约束力第29页
  3、本人的看法第29-30页
 (二) 没有举行公听会或公听会举行违规时效力的体现第30-32页
  1、决策合法性欠缺第30-31页
  2、决策程序瑕疵第31-32页
五、关于我国公听会适用范围的完善第32-35页
 (一) 适度扩大公听会适用事项的范围第32页
 (二) 完善公听会参加主体的代表机制第32-33页
 (三) 加强关于公听会效力的规定第33-35页
结语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后记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调解的缺陷及完善
下一篇:试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