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穿山龙概述 | 第8-9页 |
1.2 穿龙薯蓣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第9-10页 |
1.3 穿山龙的化学成分 | 第10-14页 |
1.3.1 皂苷类 | 第10-13页 |
1.3.2 多糖类 | 第13页 |
1.3.3 其它成分 | 第13-14页 |
1.4 穿山龙的药理作用 | 第14-20页 |
1.4.1 皂苷类成分 | 第14-17页 |
1.4.2 多糖类成分 | 第17-20页 |
1.5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20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穿山龙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21-35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原材料的预处理 | 第21-22页 |
2.2.2 提取工艺路线 | 第22页 |
2.2.3 含量及提取率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2.4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2.3.1 水提工艺 | 第23-28页 |
2.3.2 超声提取工艺 | 第28-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穿山龙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第35-57页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6-41页 |
3.2.1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3.2.2 脱蛋白试验 | 第37-38页 |
3.2.3 脱色试验 | 第38-39页 |
3.2.4 透析 | 第39页 |
3.2.5 分级 | 第39页 |
3.2.6 纯度鉴定 | 第39-40页 |
3.2.7 分子量测定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6页 |
3.3.1 脱蛋白方法 | 第41-47页 |
3.3.2 脱色方法 | 第47-53页 |
3.3.3 分级 | 第53-55页 |
3.3.4 定性检测 | 第55-56页 |
3.3.5 分子量测定 | 第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穿山龙多糖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7-61页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57页 |
4.1.1 主要材料 | 第57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4.2.1 理化性质测试 | 第57-58页 |
4.2.2 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58页 |
4.3 试验结果 | 第58-59页 |
4.3.1 理化性质 | 第58-59页 |
4.3.2 抗氧化活性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3页 |
5.1 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5.1.1 穿山龙多糖提取工艺 | 第61页 |
5.1.2 穿山龙多糖分离、纯化工艺 | 第61-62页 |
5.1.3 穿山龙多糖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2页 |
5.2 创新点 | 第62页 |
5.3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