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状态估计与控制策略研究

前言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车辆主动避撞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4页
        1.2.1 安全距离模型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2 车辆动力学系统建模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车辆动力学控制研究现状第21-23页
        1.2.4 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研究现状第23-24页
    1.3 车辆主动避撞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5-28页
        1.4.1 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第25页
        1.4.2 科研项目资助情况第25页
        1.4.3 论文主要研究问题第25-26页
        1.4.4 论文章节安排第26-28页
第2章 电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结构简介第28-36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结构第29-30页
    2.3 主动避撞系统体系结构第30-35页
        2.3.1 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第32页
        2.3.2 侧向主动避撞系统第32-33页
        2.3.3 制动/转向避撞方式切换策略研究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与控制第36-64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纵向动力学模型第37-41页
        3.2.1 空气阻力第38-39页
        3.2.2 滚动阻力第39页
        3.2.3 轮胎纵向力第39-40页
        3.2.4 传动系统动力学第40-41页
    3.3 安全距离模型第41-43页
    3.4 制动控制器设计第43-45页
        3.4.1 加速度计算器第43-44页
        3.4.2 制动力/牵引力计算器第44-45页
    3.5 制动力/牵引力分配器第45-53页
        3.5.1 安全制动范围线性化第46-49页
        3.5.2 制动力分配策略第49-53页
        3.5.3 牵引力分配策略第53页
    3.6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3-61页
        3.6.1 基于 SVPWM 的简化 PMSM 控制系统仿真第53-54页
        3.6.2 安全距离模型仿真第54-57页
        3.6.3 制动力分配策略仿真第57-61页
        3.6.4 牵引力分配策略仿真第61页
    3.7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4章 电动汽车侧向动力学与控制第64-94页
    4.1 引言第64-65页
    4.2 侧向动力学模型第65-68页
    4.3 轮胎侧偏刚度估计第68-70页
        4.3.1 轮胎侧向动力学简化第68-69页
        4.3.2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第69-70页
    4.4 车身侧偏角估计第70-76页
        4.4.1 轮胎动力学模型第71页
        4.4.2 轮胎纵向力计算第71-72页
        4.4.3 车身侧偏角观测器设计第72-74页
        4.4.4 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第74-75页
        4.4.5 一阶斯梯林插值滤波器第75-76页
    4.5 安全距离模型第76-78页
    4.6 转向控制器设计第78-84页
        4.6.1 横摆角速率/车身侧偏角计算器第78页
        4.6.2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第78-84页
        4.6.3 轮胎纵向力分配策略第84页
    4.7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84-93页
        4.7.1 轮胎侧偏刚度估计仿真第84-88页
        4.7.2 车身侧偏角估计仿真第88-91页
        4.7.3 安全距离模型仿真第91-92页
        4.7.4 H_∞ 鲁棒控制器仿真第92-93页
    4.8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基于实时仿真系统的电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实验研究第94-108页
    5.1 引言第94-95页
    5.2 实时仿真系统第95-97页
        5.2.1 实时仿真系统硬件构架第95-96页
        5.2.2 整车仿真模型第96-97页
    5.3 纵向主动避撞系统仿真实验第97-101页
    5.4 侧向主动避撞系统仿真实验第101-106页
    5.5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108-112页
    6.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第108页
    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第108-110页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2页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油降凝剂的制备及研究
下一篇:穿山龙多糖提取、纯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