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传统媒体与公民道德教育概述 | 第17-31页 |
2.1 传统媒体的内涵 | 第17-21页 |
2.1.1 传统媒体概念 | 第17-18页 |
2.1.2 传统媒体的主要类型 | 第18-20页 |
2.1.3 传统媒体的基本功能 | 第20-21页 |
2.2 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21-23页 |
2.2.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21-22页 |
2.2.2 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2.3 传统媒体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关系 | 第23-25页 |
2.3.1 传统媒体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 第23-24页 |
2.3.2 公民道德教育促进传统媒体更好发展 | 第24-25页 |
2.4 传统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影响的理论依据 | 第25-31页 |
2.4.1 列宁关于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影响的理论 | 第25-26页 |
2.4.2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传统媒体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 | 第26-29页 |
2.4.3 其他西方学者的媒体观及公民道德教育理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传统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主导推动及面临的挑战 | 第31-39页 |
3.1 传统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主导推动 | 第31-34页 |
3.1.1 传统媒体的舆论主导性强化公民道德教育阵地 | 第31-32页 |
3.1.2 传统媒体高度责任意识优化公民道德教育环境 | 第32-33页 |
3.1.3 传统媒体的栏目品牌化丰富公民道德教育成果 | 第33-34页 |
3.2 传统媒体推动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34-36页 |
3.2.1 新媒体的冲击弱化公民道德教育效果 | 第34-35页 |
3.2.2 公民价值取向多元影响道德教育吸收 | 第35页 |
3.2.3 传统媒体媚俗化倾向侵染公民道德教育环境 | 第35-36页 |
3.3 传统媒体推动公民道德教育面临挑战的原因 | 第36-39页 |
3.3.1 媒体技术革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 第36-37页 |
3.3.2 传统媒体商业化运行模式影响 | 第37-38页 |
3.3.3 传统媒体人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 第38-39页 |
第4章 传统媒体推动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 第39-47页 |
4.1 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丰富公民道德教育成果 | 第39-42页 |
4.1.1 保持并强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 第39-41页 |
4.1.2 发挥和完善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宣传推动 | 第41-42页 |
4.2 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增强公民道德教育效果 | 第42-43页 |
4.2.1 提高传统媒体公民道德教育的互动性与平等性 | 第42页 |
4.2.2 科学借鉴新媒体技术经验积极应对其负向影响 | 第42-43页 |
4.3 优化传统媒体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 | 第43-44页 |
4.3.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净化传统媒体教育环境 | 第43-44页 |
4.3.2 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传统媒体商业化运行模式 | 第44页 |
4.4 提高媒体人综合素质并树立自律意识 | 第44-47页 |
4.4.1 与时俱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 第44-45页 |
4.4.2 树立自律意识正确引导舆论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