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印证经济制度等问题的基础性和理论性 | 第12页 |
1.2.2 以实例实践检验产权改革优化路径的选择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优化路径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第18-20页 |
2.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逻辑框架 | 第18-19页 |
2.1.2 马克思产权理论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实践 | 第19-20页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交易成本的定义 | 第20页 |
2.2.2 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供合理借鉴 | 第20-22页 |
2.3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2.3.1 政府与经济的关系 | 第22页 |
2.3.2 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 | 第22页 |
2.3.3 政府在国有企业经营中的角色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程 | 第24-35页 |
3.1 1978年-1984年:放权让利阶段 | 第24-26页 |
3.2 1984年-1992年:承包经营阶段 | 第26-29页 |
3.3 1992年-2002年:改革攻坚阶段 | 第29-33页 |
3.4 2002年以来:迅猛推进阶段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山东济南国企产权改革实例分析——济南无线电九厂 | 第35-45页 |
4.1 企业产权改革前基本情况 | 第36页 |
4.2 企业产权改革必要性、可行性 | 第36-37页 |
4.3 改革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4.3.1 指导思想 | 第37-38页 |
4.3.2 基本原则 | 第38页 |
4.4 改革进程 | 第38-40页 |
4.4.1 清产核资 | 第38页 |
4.4.2 改革方案 | 第38-40页 |
4.4.3 主管部门的改革批复 | 第40页 |
4.5 改革设想 | 第40-41页 |
4.6 改革成效 | 第41-42页 |
4.7 改革评价 | 第42-45页 |
4.7.1 改革积极面分析 | 第42-43页 |
4.7.2 改革消极面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优化路径 | 第45-48页 |
5.1 以股份制改革为主线 | 第45页 |
5.2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 第45-46页 |
5.3 发挥政府积极作用 | 第46页 |
5.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