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本章总结 | 第18-19页 |
2 高速铁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及存在问题 | 第19-32页 |
2.1 高速铁路施工及进度管理特点 | 第19-24页 |
2.1.1 高速铁路施工特点 | 第19-21页 |
2.1.2 高速铁路进度管理的内容 | 第21-23页 |
2.1.3 高速铁路进度管理特点 | 第23-24页 |
2.2 传统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4-28页 |
2.2.1 传统进度管理方法 | 第24-27页 |
2.2.2 传统进度管理方法问题分析 | 第27-28页 |
2.3 关键链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2.3.1 关键链技术 | 第28-29页 |
2.3.2 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2.4 关键链在高速铁路施工进度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第30-31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1-32页 |
3 高速铁路工序作业时间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第32-45页 |
3.1 高速铁路工序作业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3.2 基于粗糙集的高速铁路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3.2.1 关键因素的确定原理 | 第35-36页 |
3.2.2 关键因素确定的指标约简 | 第36-37页 |
3.2.3 关键因素综合权重的计算 | 第37-39页 |
3.3 高速铁路工序作业时间的确定 | 第39-43页 |
3.3.1 高速铁路工序作业时间的随机性分析 | 第39页 |
3.3.2 工序作业时间分布类型确定 | 第39-43页 |
3.3.3 高速铁路工序作业时间计算方法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随机关键链识别的排队论模型 | 第45-59页 |
4.1 关键链随机性分析 | 第45页 |
4.2 启发式算法的随机关键链识别 | 第45-50页 |
4.2.1 随机关键链识别的原理 | 第46-47页 |
4.2.2 随机关键链的启发式算法 | 第47-49页 |
4.2.3 随机关键链的选取 | 第49-50页 |
4.3 工序资源约束服务系统的排队论模型 | 第50-56页 |
4.3.1 排队论的基本理论 | 第51-55页 |
4.3.2 工序资源约束服务系统的基本假设 | 第55页 |
4.3.3 排队论模型在工序资源约束服务系统应用 | 第55-56页 |
4.4 缓冲区设置 | 第56-58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5 实证分析 | 第59-70页 |
5.1 天华山隧道施工项目背景 | 第59页 |
5.2 天华山隧道的基本信息 | 第59-61页 |
5.3 关键链方法在天华山隧道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 第61-69页 |
5.3.1 确定各工序作业时间 | 第61-65页 |
5.3.2 随机性关键链的确定 | 第65-68页 |
5.3.3 缓冲区设置 | 第68-69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