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 第7-8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8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8-9页 |
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 第8-9页 |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 第9页 |
第四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一、电视旅游节目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二、对“媒介生态”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文献综述法 | 第14-15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三、采访调查法 | 第15页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第二章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媒介生态环境分析 | 第15-23页 |
第一节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优势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环境 | 第16-18页 |
一、自然旅游资源 | 第16-17页 |
二、人文旅游资源 | 第17-18页 |
三、旅游区位优势 | 第18页 |
第二节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 第18-23页 |
一、政治环境 | 第19-20页 |
二、经济环境 | 第20-22页 |
三、文化环境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案例分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概述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云南电视台电视旅游节目的常规形式 | 第25-29页 |
一、“真人秀”型节目 | 第25-26页 |
二、实地体验型节目 | 第26-27页 |
三、风光欣赏型节目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的特点 | 第29-30页 |
一、拍摄范围以云南为主 | 第29页 |
二、制作成本普遍较小 | 第29-30页 |
三、节奏较舒缓 | 第30页 |
第四章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存在的问题 | 第30-40页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的问题 | 第31-38页 |
一、主人公缺少看点 | 第31-33页 |
二、娱乐性不足 | 第33-34页 |
三、盲目跟风、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34-35页 |
四、真实感与悬念感缺失 | 第35-36页 |
五、文化性缺失 | 第36-37页 |
六、探险型旅游节目缺失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节目营销问题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节目资金来源问题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云南电视台旅游节目应采取的适应行为 | 第40-54页 |
第一节 打造品牌节目 | 第41-45页 |
一、吸引优秀、有影响力的人才加入 | 第41-42页 |
二、深入分析受众 | 第42-43页 |
三、增强节目的文化性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加强营销力度 | 第45-47页 |
一、运用微博、微信进行营销 | 第45-46页 |
二、充分利用网络自频道 | 第46-47页 |
三、设立专职部门负责营销 | 第47页 |
第三节 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 第47-54页 |
一、广告新思路——以《侣行》为例 | 第48-49页 |
二、衍生品的开发 | 第49-52页 |
三、筹集资金新思路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A | 第59-60页 |
附录B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