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

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和自主性动机的关系模式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6-43页
    一、文献综述第16-39页
        1 创造力第16-19页
            1.1 创造力的界定和测量第16-18页
            1.2 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第18-19页
        2 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创造力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型第19-20页
            2.2 阶段-环境匹配理论第20-21页
            2.3 自我决定理论第21-22页
            2.4 发展情境论第22-23页
        3 创造力的发展第23-28页
            3.1 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第23-27页
            3.2 创造力的性别差异第27-28页
        4 家庭因素和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模式及机制第28-39页
            4.1 父母受教育水平第29-31页
            4.2 父母教养行为第31-34页
            4.3 自主性动机第34-37页
            4.4 父母教养行为、自主性动机作用于创造力的机制第37-39页
    二、问题提出第39-43页
        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41-42页
        3 本论文拟考察的问题第42-43页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第43-125页
    研究一 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第43-71页
        1 问题提出第43-45页
        2 研究方法第45-51页
            2.1 被试第45-46页
            2.2 研究工具第46-51页
        3 结果第51-67页
            3.1 描述统计第51-53页
            3.2 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第53-58页
            3.3 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趋势的性别差异第58-67页
        4 讨论第67-70页
            4.1 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第67-68页
            4.2 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趋势的性别差异第68-70页
        5 结论第70-71页
    研究二 家庭因素和自主性动机对创造力发展的预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第71-102页
        1 问题提出第71-72页
        2 研究方法第72-77页
            2.1 被试第72-73页
            2.2 研究工具第73-74页
            2.3 施测程序第74-75页
            2.4 数据管理第75页
            2.5 统计分析第75-77页
        3 结果第77-97页
            3.1 创造力及相关因素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第77-80页
            3.2 父母受教育水平和教养行为对创造力发展趋势的预测作用第80-82页
            3.3 父母受教育水平和教养行为对创造力发展趋势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第82-85页
            3.4 自主性动机的发展变化对创造力发展趋势的预测作用第85-88页
            3.5 自主性动机的发展变化对创造力发展趋势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第88-95页
            3.6 自主性动机在父母教养行为与创造力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第95-97页
        4 讨论第97-101页
            4.1 父母受教育水平、教养行为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第97-98页
            4.2 自主性动机的发展变化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第98-99页
            4.3 教养行为、自主性动机对创造力发展趋势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第99-100页
            4.4 教养行为、自主性动机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作用机制第100-101页
        5 结论第101-102页
    研究三 创造力与教养行为、自主性动机的相互作用模式及作用机制第102-125页
        1 问题提出第102-103页
        2 研究方法第103-106页
            2.1 研究对象第103页
            2.2 研究工具第103-104页
            2.3 施测程序第104页
            2.4 数据管理第104页
            2.5 统计分析第104-106页
        3 结果第106-120页
            3.1 父母教养行为与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交叉滞后关系及其性别差异第106-113页
            3.2 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的交叉滞后关系及其性别差异第113-116页
            3.3 自主性动机在父母教养行为与中小学生创造力交叉滞后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第116-120页
        4 讨论第120-124页
            4.1 教养行为与创造力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第120-122页
            4.2 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第122页
            4.3 教养行为、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间相互作用模式的性别差异第122-123页
            4.4 自主性动机在父母教养行为与创造力关系间的纵向中介作用第123-124页
        5 结论第124-125页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第125-134页
    1 对创造力的认识、测量与评价第125-126页
    2 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第126-128页
    3 教养行为、自主性动机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第128-129页
    4 教养行为、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的相互作用模式第129-130页
    5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130-131页
        5.1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130-131页
        5.2 研究方法的创新第131页
    6 研究局限以及未来研究展望第131-132页
    7 对教育的启示第132-134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63页
附录第163-16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66-167页
致谢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矢量光场波前调控方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偏振敏感材料和器件的全息偏振测量和成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