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D-TIN的数字流域分析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论文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三角网创建的发展第10-11页
        1.2.2 数字流域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数字流域结构特征分析第16-29页
    2.1 流域及流域结构概述第16-19页
    2.2 数字流域数据类型第19-22页
        2.2.1 数字高程模型(DEM)简介第19-20页
        2.2.2 DEM数据类型第20-22页
    2.3 D-TIN的性质第22-23页
    2.4 数字流域特征提取分析的内容第23-27页
        2.4.1 基于规则格网的流域特征分析第23-26页
        2.4.2 基于D-TIN的流域特征分析第26-27页
    2.5 基于规则格网DEM及D-TIN流域特征提取的对比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D-TIN数字流域分析算法第29-42页
    3.1 D-TIN的构建算法第29-31页
    3.2 基于D-TIN河网水系结构模式第31-33页
        3.2.1 河网水系的组织结构第31-32页
        3.2.2 河网水系的层级结构第32-33页
        3.2.3 河网水系的拓扑结构第33页
    3.3 D-TIN三角面汇流特性分析第33-34页
    3.4 D-TIN三角面水流方向计算第34-37页
        3.4.1 三角形边与水流方向关系分析第34-36页
        3.4.2 三角形边的汇水特性判断第36页
        3.4.3 三角形边的汇流特性计算第36-37页
    3.5 D-TIN三角面流量累计计算第37-38页
    3.6 D-TIN的河网水系提取分析第38-41页
        3.6.1 河网水系分级方案第38页
        3.6.2 基于D-TIN节点的河网水系追踪第38-40页
        3.6.3 基于水流量累加的河网水系追踪第40-41页
    3.7 D-TIN的流域范围提取第41页
    3.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D-TIN数字流域存储模型第42-46页
    4.1 Sql Server数据库简介第42页
    4.2 D-TIN拓扑关系构建第42-43页
    4.3 D-TIN三角面流向及汇流累积存储第43-44页
    4.4 水流路径网络存储结构第44页
    4.5 D-TIN子流域范围的存储第44-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D-TIN的数字流域分析实验第46-57页
    5.1 实验环境第46-47页
    5.2 实验目的及系统模块第47-48页
        5.2.1 实验目的第47页
        5.2.2 系统功能模块第47-48页
    5.3 实验过程第48-53页
        5.3.1 实验源数据概况第48-49页
        5.3.2 实验过程第49-53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第53-56页
        5.4.1 实验结果与影像对比第53-55页
        5.4.2 实验结果总结第55-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总结第57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基因表达式编程在矿山地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二维码的智能手机室内定位及导航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