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社会企业价值计量模型及其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社会企业价值计量模型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1 REDF模型第13-14页
        1.3.2 NEF模型第14-15页
    1.4 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社会企业概述第16-24页
    2.1 社会企业界定第16-20页
        2.1.1 英国对社会企业的界定第16页
        2.1.2 欧洲对社会企业的界定第16-17页
        2.1.3 美国对社会企业的界定第17-18页
        2.1.4 我国对社会企业的界定第18-20页
    2.2 社会企业分类第20-21页
        2.2.1 从组织动机导向角度分类第20页
        2.2.2 从社会创新角度分类第20-21页
    2.3 社会企业运营模式第21-24页
第3章 社会企业价值及其计量方法第24-35页
    3.1 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区别第24-27页
    3.2 社会企业价值第27-32页
        3.2.1 “双重底线”视角下的社会企业价值第27-29页
        3.2.2 “三重底线”视角下的社会企业价值第29-31页
        3.2.3 “双重底线”与“三重底线”价值的对应关系第31-32页
    3.3 社会企业价值计量方法第32-35页
第4章 现行社会企业价值计量模型(SROI)及其局限性第35-46页
    4.1 SROI模型的计量原则第35-37页
    4.2 SROI模型的计量程序第37-39页
    4.3 SROI模型的基本原理第39-41页
    4.4 SROI模型的中间分析工具第41-43页
    4.5 社会企业价值模型的局限性第43-46页
        4.5.1 采用“双重底线”概念框架第43页
        4.5.2 采用“假设”折现率第43-44页
        4.5.3 相对评价采用单一的“投资总额”计量基础第44-45页
        4.5.4 没有考虑社会企业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影响第45-46页
第5章 社会企业价值计量模型的改进第46-53页
    5.1 将“双重底线”的概念框架拓展为“三重底线”概念框架第46-47页
    5.2 确定合理的资本成本第47-48页
    5.3 引入“社会目的投资额”和“企业目的投资额”双重计量基础第48-50页
    5.4 将LM3模型嵌入SROI模型之中第50-53页
        5.4.1 现行的LM3模型第50-52页
        5.4.2 将LM3模型嵌入SROI模型第52-53页
第6章 社会企业价值计量模型的应用第53-61页
    6.1 案例背景第53页
    6.2 案例介绍第53-54页
    6.3 SROI计算信息资料第54-58页
        6.3.1 确定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第54-55页
        6.3.2 描述“投入—活动—产出—结果”第55-56页
        6.3.3 计算社会企业活动的产出结果第56-57页
        6.3.4 社会影响的计算第57-58页
    6.4 SROI计算结果第58-60页
        6.4.1 计算各项绝对价值第58-59页
        6.4.2 计算各相对指标第59-60页
    6.5 结果分析第60-6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4页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第61-62页
    7.2 本文的创新点第62页
    7.3 本文的局限性第62-63页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算参与者声誉与道德认知对预算松弛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PH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