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艺术论文

江南古园林构成要素提炼与转换--苏南建筑创作手法探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插图及附表清单第7-11页
目录第11-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1-2 相关研究和评价第17-21页
        1.2.1 西方国家的研究(“要素”提炼与转换领域及地域建筑探索领域)第17-19页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1.2.3 论研究的盲区第20-21页
    1-3 选题第21页
    1-4 概念解析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第22-25页
        1.5.1 研究方法第22页
        1.5.2 技术路线第22页
        1.5.3 框架结构第22-25页
第2章 文化“要素”提炼:江南古园林表征与内涵及苏南地区传统建筑背景第25-38页
    2-1 文化“要素”的本质提炼第25-26页
        2.1.1 文化环境的哲学含义第25页
        2.1.2 文化环境的本质作用第25-26页
    2.2 江南古园林特性要素:“混沌性”与“天人合一”第26-29页
        2.2.1 混沌性第26-28页
        2.2.2 “天人合一”第28-29页
    2.3 中西方造园艺术和理念的差异性及在建筑中的显现第29-30页
    2.4 江南古园林的系统文化哲学内涵第30-33页
        2.4.1 广涵性第31页
        2.4.2 关联性与延伸性第31页
        2.4.3 主观体验性第31-32页
        2.4.4 连续性第32页
        2.4.5 全维性第32-33页
    2-5 时空观与江南古园林第33-34页
    2-6 山水画论对江南古园林的影响第34-35页
    2-7 苏南地区传统文化背景与建筑特色第35-38页
        2.7.1 江南传统文化的核心第35页
        2.7.2 苏南地区传统文化之园林文化及建筑文化背景第35-36页
        2.7.3 苏南地区城市发展的特色第36-38页
第3章 江南古园林的形象构成要素之提炼第38-71页
    3-1 江南古园林的“之内”与“之外”要素的提炼第38-44页
        3.1.1 “之内”与“之外”的定义、意义和判断方式第38-40页
        3.1.2 “之内”与“之外”转换第40-42页
        3.1.3 “之内”与“之外”空间要素在江南古园林中的体现与规律(并置空间)第42-44页
    3-2 空间与界面要素第44-54页
        3.2.1 江南古园林空间界面印象第44-45页
        3.2.2 空间界面概念定义第45-46页
        3.2.3 园林界面功用分类和解析——盲界面与活界面第46-48页
        3.2.4 园林界面设计元素分类和解析第48-50页
        3.2.5 园林界面处理分类和解析第50-52页
        3.2.6 园林前背景处理要素的提炼第52-54页
    3-3 视觉要素第54-62页
        3.3.1 观”的蕴意第54-55页
        3.3.2 园林视点要素的提炼第55-57页
        3.3.3 园林视距与视角要素的提炼第57-58页
        3.3.4 园林视域要素的提炼第58-59页
        3.3.5 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第59-62页
    3-4 路径要素第62-65页
        3.4.1 园林路径印象第62-63页
        3.4.2 园林路径的关联化解析第63-65页
        3.4.3 园林路径设计分类和解析第65页
    3-5 园林空间体验中视线与路线要素的相互关系第65-67页
        3.5.1 园林空间体验中视线与路线的比较第66页
        3.5.2 园林空间体验中视线与路线的关系第66-67页
    3-6 景观特征与场所感要素第67-68页
    3-7 小结第68-71页
第4章 江南古园林形象构成要素在苏南建筑创作中的转换及实例分析第71-85页
    4.1 园林空间内外与状态层级关系的运用转换第71-76页
        4.1.1 “之内”与“之外”空间转换思维的运用第71-74页
        4.1.2 空间状态层级规律的转换运用第74-76页
    4.2 园林空间界面要素的运用转换第76-79页
        4.2.1 界面功用、设计元素特征和界面处理的运用转换第76-78页
        4.2.2 园林空间层次处理要素的运用转换第78-79页
    4.3 园林视觉与路径要素的运用转换第79-81页
    4.4 园林场所感要素的运用转换第81-85页
第5章 江南古园林物质构成要素提炼及转换第85-98页
    5-1 理水叠山要素提炼与转换第85-90页
        5.1.1 山石景观第86-89页
        5.1.2 理水要素第89-90页
    5-2 植物配置与建筑要素提炼第90-92页
        5.2.1 植物配置第90-91页
        5.2.2 建筑第91-92页
    5-3 底面、垂直面、顶面第92-9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8-103页
    6-1 人文精神与物质空间第98-99页
    6-2 科技发展与空间意义第99-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后记第106-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7-108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控发动机曲轴上止点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下一篇:孤独中坚守--自闭症患儿照顾者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