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硬件协同方法的视频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2.1 视频标准的发展历史 | 第9-11页 |
1.2.2 视频编码器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H.264视频编码标准 | 第14-20页 |
2.1 H.264标准概述 | 第14页 |
2.2 H.264视频编码器结构 | 第14-17页 |
2.2.1 帧内预测 | 第15-16页 |
2.2.2 帧间预测 | 第16页 |
2.2.3 整数变换与量化 | 第16页 |
2.2.4 熵编码 | 第16-17页 |
2.2.5 去块效应滤波 | 第17页 |
2.3 H.264的档次 | 第17-18页 |
2.4 H.264视频编码算法的软件实现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编码器软硬件平台设计 | 第20-28页 |
3.1 软硬件协同方法概述 | 第20-21页 |
3.2 编码器硬件平台设计 | 第21-24页 |
3.2.1 硬件资源介绍 | 第21-22页 |
3.2.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3.2.3 编码器硬件系统的实现 | 第23-24页 |
3.3 编码器软件系统设计 | 第24-26页 |
3.4 H.264视频编码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基于自定义指令的加速方案设计与实现 | 第28-52页 |
4.1 多媒体指令集 | 第28-30页 |
4.1.1 多媒体指令集简介 | 第28-29页 |
4.1.2 自定义指令简介 | 第29-30页 |
4.2 预测模块自定义指令集设计 | 第30-34页 |
4.2.1 帧内预测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4.2.2 帧内预测模块自定义指令设计 | 第32-33页 |
4.2.3 指令测试与加速效果分析 | 第33-34页 |
4.2.4 帧间预测加速方案分析 | 第34页 |
4.3 整数变换与反变换模块自定义指令集设计 | 第34-42页 |
4.3.1 变换过程分析 | 第35-36页 |
4.3.2 变换模块自定义指令设计 | 第36-39页 |
4.3.3 反变换模块过程分析 | 第39-40页 |
4.3.4 反变换模块自定义指令设计 | 第40-41页 |
4.3.5 变换模块自定义指令测试 | 第41-42页 |
4.4 量化模块自定义指令集设计 | 第42-49页 |
4.4.1 量化过程分析 | 第42-44页 |
4.4.2 量化过程自定义指令设计 | 第44-46页 |
4.4.3 反量化过程分析 | 第46-47页 |
4.4.4 反量化过程自定义指令设计 | 第47-48页 |
4.4.5 量化模块自定义指令测试 | 第48-49页 |
4.5 功能函数的自定义指令集设计 | 第49-52页 |
4.5.1 功能函数分析 | 第49-50页 |
4.5.2 功能函数的指令设计 | 第50-51页 |
4.5.3 功能函数的自定义指令测试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IP核的加速方案设计与实现 | 第52-58页 |
5.1 Avalon总线简介 | 第52-53页 |
5.2 变换量化模块IP核设计 | 第53-55页 |
5.3 硬件IP核添加 | 第55-56页 |
5.4 IP核功能验证与性能分析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第58-61页 |
6.1 测试方案设计 | 第58页 |
6.2 功能测试结果 | 第58-59页 |
6.3 编码器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7.1 总结 | 第61-62页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