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一、 区域性公共危机 | 第18-19页 |
二、 应急合作 | 第19页 |
三、 合作协议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二、 分析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第一节 应急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网络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概况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的动因 | 第25-28页 |
一、 历史维度——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25页 |
二、 地理维度——地理位置的需要 | 第25-26页 |
三、 经济维度——降低经济成本的需要 | 第26页 |
四、 行政维度——政府职能的需要 | 第26-27页 |
五、 公共管理维度——反复博弈的结果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实践 | 第28-32页 |
一、 合作类型 | 第28-29页 |
二、 合作模式 | 第29-30页 |
三、 合作情况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的实质 | 第32-35页 |
一、 利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第33-34页 |
二、 利益的集中性与群体性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应急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 合作动力不足 | 第35-36页 |
二、 合作制定复杂 | 第36页 |
三、 合作执行乏力 | 第36-37页 |
四、 合作治理失灵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的困境分析 | 第38-43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对象与内容层面之困境 | 第38-39页 |
一、 区域性公共危机治理的复杂性 | 第38-39页 |
二、 地方政府应急合作协议的不完全性 | 第39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建立及实施过程中之困境 | 第39-41页 |
一、 资源的非对称性及协商交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 第39-40页 |
二、 地方政府间合作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利益倾向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中制度及治理机制层面之困境 | 第41-43页 |
一、 制度的匮乏及不健全 | 第41页 |
二、 绩效管理与民主课责的模糊性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完善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43-57页 |
第一节 建立地方政府间应急联动机制 | 第43-45页 |
一、 应急联动机制的内涵 | 第43页 |
二、 应急联动机制的必要性 | 第43-44页 |
三、 应急联动机制的实现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构建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的网络治理 | 第45-50页 |
一、 网络治理模式的内涵 | 第45-46页 |
二、 网络治理模式的优势 | 第46-48页 |
三、 网络治理模式的构建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完善与创新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治理机制 | 第50-52页 |
一、 完善地方政府间的应急合作治理机制 | 第50-51页 |
二、 创新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强化地方政府在危机不同阶段的责任机制 | 第52-54页 |
一、 减缓阶段的政府责任 | 第52-53页 |
二、 准备阶段的政府责任 | 第53页 |
三、 响应阶段的政府责任 | 第53页 |
四、 恢复阶段的政府责任 | 第53-54页 |
第五节 明确行政契约的法律效力 | 第54-55页 |
第六节 重塑地方政府合作型组织文化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