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5-29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2.1.1 移民二代社会融合研究 | 第15-16页 |
2.1.2 社会排斥 | 第16-18页 |
2.1.3 正面成长 | 第18-24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2.2.1 社会排斥概念研究的本土化 | 第24-25页 |
2.2.2 正面成长 | 第25-26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 | 第29-37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9-30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3.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3.3.1 研究思路 | 第33-34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3.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外来务工子女面临的社会排斥及其消极影响 | 第37-52页 |
4.1 外来务工子女面临的社会排斥 | 第37-41页 |
4.1.1 个体困扰性排斥 | 第37-38页 |
4.1.2 社会论题性排斥 | 第38-41页 |
4.2 外来务工子女经历的社会排斥造成的当前影响 | 第41-46页 |
4.2.1 学习问题 | 第41-43页 |
4.2.2 心理偏差问题 | 第43-44页 |
4.2.3 边际人格及品行问题 | 第44-46页 |
4.2.4 对人的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问题 | 第46页 |
4.3 外来务工子女经历的社会排斥造成的长期影响 | 第46-49页 |
4.3.1 越轨、犯罪问题 | 第47页 |
4.3.2 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 第47-49页 |
4.4 访谈对象社会融合现状分析 | 第49页 |
4.5 小结 | 第49-52页 |
第五章 正面成长及其对外来务工子女发展的积极作用 | 第52-70页 |
5.1 现阶段学校实施的外来务工子女正面成长的积极措施 | 第52-61页 |
5.1.1 正面成长计划促进青少年正面发展的构念 | 第52-59页 |
5.1.2 正面成长计划在上海梅陇中学的实施现状 | 第59-61页 |
5.2 正面成长计划在上海梅陇中学实施产生的积极效果 | 第61-63页 |
5.3 正面成长对外来务工子女经历的社会排斥及其消极影响的有效消除作用 | 第63-67页 |
5.4 小结 | 第67-7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70-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71-74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