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社会排斥视角下外来务工子女的正面成长--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5-29页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24页
        2.1.1 移民二代社会融合研究第15-16页
        2.1.2 社会排斥第16-18页
        2.1.3 正面成长第18-24页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4-26页
        2.2.1 社会排斥概念研究的本土化第24-25页
        2.2.2 正面成长第25-26页
    2.3 文献述评第26-29页
第三章 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第29-37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29-30页
    3.2 研究内容第30-33页
    3.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3-35页
        3.3.1 研究思路第33-34页
        3.3.2 研究方法第34-35页
    3.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第35-37页
第四章 外来务工子女面临的社会排斥及其消极影响第37-52页
    4.1 外来务工子女面临的社会排斥第37-41页
        4.1.1 个体困扰性排斥第37-38页
        4.1.2 社会论题性排斥第38-41页
    4.2 外来务工子女经历的社会排斥造成的当前影响第41-46页
        4.2.1 学习问题第41-43页
        4.2.2 心理偏差问题第43-44页
        4.2.3 边际人格及品行问题第44-46页
        4.2.4 对人的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问题第46页
    4.3 外来务工子女经历的社会排斥造成的长期影响第46-49页
        4.3.1 越轨、犯罪问题第47页
        4.3.2 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第47-49页
    4.4 访谈对象社会融合现状分析第49页
    4.5 小结第49-52页
第五章 正面成长及其对外来务工子女发展的积极作用第52-70页
    5.1 现阶段学校实施的外来务工子女正面成长的积极措施第52-61页
        5.1.1 正面成长计划促进青少年正面发展的构念第52-59页
        5.1.2 正面成长计划在上海梅陇中学的实施现状第59-61页
    5.2 正面成长计划在上海梅陇中学实施产生的积极效果第61-63页
    5.3 正面成长对外来务工子女经历的社会排斥及其消极影响的有效消除作用第63-67页
    5.4 小结第67-7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70-75页
    6.1 研究结论第70-71页
    6.2 研究启示第71-74页
    6.3 研究不足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圆环病毒2型遗传进化及影响PK15细胞microRNA差异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植物乳杆菌调节猪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和转运载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