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跨度简支钢桁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我国铁路钢桁梁桥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3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1 国外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综述 | 第12页 |
1.3.2 国内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1.4.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车-桥耦合振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16-44页 |
2.1 车辆结构动力学模型 | 第16-25页 |
2.1.1 基本假定和自由度的选取 | 第16-19页 |
2.1.2 车辆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19-25页 |
2.2 桥梁结构分析模型 | 第25-26页 |
2.3 轮轨相互作用 | 第26-33页 |
2.3.1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 | 第27页 |
2.3.2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计算 | 第27-28页 |
2.3.3 轮轨法向力计算 | 第28-29页 |
2.3.4 轮轨蠕滑力计算 | 第29-33页 |
2.4 车-桥系统激励源的模拟 | 第33-37页 |
2.4.1 轮对蛇形运动波 | 第33-34页 |
2.4.2 轨道不平顺 | 第34-37页 |
2.5 车-桥耦合振动系统总方程的建立 | 第37-41页 |
2.6 车-桥耦合数值仿真模拟 | 第41-43页 |
2.7 小结 | 第43-44页 |
3 车-桥耦合系统振动性能评价标准 | 第44-51页 |
3.1 桥梁动力性能评定及标准 | 第44-46页 |
3.1.1 桥梁自振频率 | 第44-45页 |
3.1.2 桥梁振幅和加速度 | 第45-46页 |
3.1.3 桥梁变位标准 | 第46页 |
3.2 车辆振动性能评定及标准 | 第46-50页 |
3.2.1 车辆运行安全性标准 | 第46-48页 |
3.2.2 车辆运行平稳性标准 | 第48-50页 |
3.3 小结 | 第50-51页 |
4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51-61页 |
4.1 工程背景 | 第51-54页 |
4.1.1 基本技术和材料参数 | 第51页 |
4.1.2 结构形式 | 第51-54页 |
4.2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54-60页 |
4.2.1 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4.2.2 自振频率分析 | 第56-59页 |
4.2.3 桥梁自振频率评定 | 第59-60页 |
4.3 小结 | 第60-61页 |
5 大跨钢桁梁桥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 第61-76页 |
5.1 车辆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5.2 大跨度钢桁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第62-74页 |
5.2.1 车辆动力响应分析 | 第63-71页 |
5.2.2 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71-73页 |
5.2.3 车-桥耦合振动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5.3 共振车速 | 第74-75页 |
5.3.1 竖向共振反应 | 第74页 |
5.3.2 横向共振反应 | 第74-75页 |
5.4 小结 | 第75-76页 |
6 大跨度简支钢桁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76-91页 |
6.1 桥门架对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 | 第76-80页 |
6.2 曲线钢桁梁桥对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 | 第80-84页 |
6.3 宽跨比和行车速度对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 | 第84-86页 |
6.4 轨道不平顺对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 | 第86-87页 |
6.5 货车编组对车-桥耦合系统振动的影响 | 第87-89页 |
6.6 小结 | 第89-9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7.1 结论 | 第91-92页 |
7.2 展望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