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9-11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1-13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55页 |
2.1 新服务开发:内涵、理论定位、主题 | 第19-29页 |
2.1.1 相关概念辨析:服务创新、NSD和服务设计 | 第19-23页 |
2.1.2 新服务开发理论:定位及溯源 | 第23-26页 |
2.1.3 新服务开发研究主题 | 第26-28页 |
2.1.4 新服务开发研究评述 | 第28-29页 |
2.2 新服务开发组织与前后台 | 第29-35页 |
2.2.1 新服务开发组织形式 | 第29-32页 |
2.2.2 前后台含义 | 第32-34页 |
2.2.3 新服务开发组织评述 | 第34-35页 |
2.3 知识转移 | 第35-45页 |
2.3.1 知识与知识转移内涵 | 第35-36页 |
2.3.2 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 | 第36-38页 |
2.3.3 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型 | 第38-41页 |
2.3.4 知识转移的前因后果 | 第41-44页 |
2.3.5 知识转移与服务创新研究评述 | 第44-45页 |
2.4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第45-54页 |
2.4.1 案例研究关键问题辨析 | 第45-46页 |
2.4.2 案例研究分类 | 第46-48页 |
2.4.3 案例研究设计规范化 | 第48-51页 |
2.4.4 案例研究方法评述 | 第51-5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NSD中前后台结构形式与知识转移过程:探索性案例分析 | 第55-79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55-61页 |
3.1.1 理论背景 | 第55-58页 |
3.1.2 案例选择 | 第58-59页 |
3.1.3 数据收集 | 第59-60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60-61页 |
3.2 案例背景 | 第61-63页 |
3.2.1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61-62页 |
3.2.2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62-63页 |
3.3 案例内分析 | 第63-67页 |
3.3.1 创业通货款开发过程及特点 | 第63-65页 |
3.3.2 支付宝卡通开发过程及特点 | 第65-66页 |
3.3.3 修正性NSD开发过程及特点 | 第66页 |
3.3.4 融e贷开发过程及特点 | 第66-67页 |
3.4 跨案例分析 | 第67-78页 |
3.4.1 银行新服务开中前后台知识转移一般过程 | 第67-72页 |
3.4.2 银行新服务开发中前后台结构形式 | 第72-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NSD中前后台结构对知识转移影响机制:解释性案例分析 | 第79-103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79-85页 |
4.1.1 理论背景 | 第79-81页 |
4.1.2 案例选择 | 第81-82页 |
4.1.3 数据收集 | 第82-83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83-85页 |
4.2 案例背景 | 第85-89页 |
4.2.1 杭州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85-86页 |
4.2.2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86-87页 |
4.2.3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87页 |
4.2.4 杭州联合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87-88页 |
4.2.5 浙江瑞丰商业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88-89页 |
4.2.6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及其典型产品介绍 | 第89页 |
4.3 案例分析 | 第89-101页 |
4.3.1 编码分析 | 第89-97页 |
4.3.2 前后台结构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 | 第97-101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101-103页 |
5 前后台结构、知识转移与开发绩效:理论模型及实证设计 | 第103-143页 |
5.1 理论框架 | 第103-118页 |
5.2 理论假设 | 第118-132页 |
5.3 变量测量 | 第132-137页 |
5.4 预调研分析 | 第137-139页 |
5.5 数据收集与有效性控制 | 第139-14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6 前后台结构、知识转移与开发绩效:实证分析 | 第143-175页 |
6.1 信效度分析 | 第143-150页 |
6.2 假设检验 | 第150-168页 |
6.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168-1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73-17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75-18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75-177页 |
7.2 管理启示 | 第177-178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78-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9页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199-201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201-203页 |
附录三: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203-204页 |
致谢 | 第204-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