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及发展历程 | 第14-23页 |
·设备检修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4-18页 |
·定期检修制度 | 第14页 |
·设备综合工程学 | 第14-15页 |
·美国RCM设备检修理论 | 第15-17页 |
·全员生产检修 | 第17-18页 |
·设备检修管理的常用模式 | 第18-20页 |
·事后维修模式(RTF) | 第18页 |
·周期性预防性维修模式(TBM) | 第18页 |
·状态检修模式(CBM) | 第18-19页 |
·可靠性检修模式(RBM) | 第19页 |
·主动检修模式(AMM) | 第19页 |
·优化检修模式(OPM) | 第19-20页 |
·我国电力企业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第3章 北京市电力公司变电设备检修管理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北京市电力公司变电设备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变电站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电网设备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设备运行年限分析 | 第25-27页 |
·设备情况总结 | 第27-28页 |
·北京市电力公司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北京市电力公司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9-32页 |
第4章 北京市电力公司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研究 | 第32-45页 |
·设备状态检修模式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第32-34页 |
·设备状态检修模式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3页 |
·设备状态检修模式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34页 |
·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实施步骤 | 第34-37页 |
·设备状态确定前的准备工作 | 第34-35页 |
·设备状态确定评估模型 | 第35-37页 |
·设备状态模式检修策略和后评估制度 | 第37页 |
·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组织保障 | 第37-39页 |
·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管理规范化 | 第39-45页 |
·规范状态检修模式的管理流程 | 第39-41页 |
·建立巡回检查和缺陷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建立状态检修模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 第42-45页 |
第5章 北京市电力公司设备状态检修实施建议 | 第45-55页 |
·构建以状态检修为核心的大检修体系 | 第45-46页 |
·加强检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 第46-47页 |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检修人员工作积极性 | 第47-49页 |
·构建并完善公司统一的检修信息化体系 | 第49-50页 |
·引进新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技术 | 第50-55页 |
·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 | 第51-53页 |
·红外热成像设备状态温度监测技术 | 第53页 |
·其他设备的在线检测技术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