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U互动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Kahoot!教学应用课程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2-25页 |
2.1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2 教师专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第15-21页 |
2.2.1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 第15-16页 |
2.2.2 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16-21页 |
2.3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4.1 TPACK理论 | 第22页 |
2.4.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2.4.3 传播学理论-舆论领袖 | 第23页 |
2.4.4 群体动力学理论 | 第23-24页 |
2.4.5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数字化学习空间的课程案例分析 | 第25-35页 |
3.1 丰富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化学习空间 | 第25-27页 |
3.2 基于数字化学习空间的“王子微课”系列课程 | 第27-32页 |
3.3 基于数字化学习空间的教师学习特点 | 第32-35页 |
第4章 基于UMU互动平台的课程实施与分析 | 第35-54页 |
4.1 新技术教学应用的教师学习课程实施 | 第35-46页 |
4.1.1 数字化学习空间的选择 | 第35-36页 |
4.1.2 新技术教学应用的教师学习课程设计 | 第36-43页 |
4.1.3 新技术教学应用的教师学习课程实施 | 第43-46页 |
4.2 调查问卷及访谈分析 | 第46-54页 |
4.2.1 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问卷分析 | 第46-52页 |
4.2.2 基于数字化学习空间的教师学习访谈分析 | 第52-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5.1 研究结论与总结 | 第54-55页 |
5.2 不足与后续研究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1 “王子微课”系列课程 | 第61-68页 |
附录2 株洲天元区三类微课 | 第68-74页 |
附录3 丁校长致敬“王子微课”团队 | 第74-83页 |
附录4 何其钢老师随感 | 第83-88页 |
附录5 调查问卷 | 第88-90页 |
附录6 访谈提纲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