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硬岩TBM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 第12-13页 |
1.2 相关法规关于二次衬砌的要求 | 第13-15页 |
1.2.1 一般要求 | 第13-14页 |
1.2.2 关于步距的要求 | 第14-15页 |
1.3 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工期要求 | 第15-16页 |
1.4 实例工程 | 第16-17页 |
1.4.1 隧道概况 | 第16页 |
1.4.2 工程地质特征 | 第16-17页 |
1.4.3 水文地质特征 | 第17页 |
1.5 地质风险 | 第17-18页 |
1.6 总体施工部署 | 第18-19页 |
1.7 国内外现状研究 | 第19-24页 |
1.7.1 国内现状 | 第19-23页 |
1.7.2 国外现状 | 第23-24页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8.1 TBM掘进与二次衬砌同步施工总体方案 | 第24页 |
1.8.2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设计与制造 | 第24页 |
1.8.3 TBM掘进与二次衬砌同步施工工艺研究 | 第24页 |
1.8.4 有轨运输组织与调度 | 第24-25页 |
第二章 TBM掘进与二次衬砌同步施工总体方案 | 第25-35页 |
2.1 可供选择的衬砌同步作业施工方案 | 第25-27页 |
2.1.1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设置于设备桥与后配套之间(方案一) | 第25-26页 |
2.1.2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设置于后配套软风管储存筒之前(方案二) | 第26页 |
2.1.3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设置于后配套最尾端(方案三) | 第26页 |
2.1.4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与TBM后配套分离并保持合理间距,采用穿行式钢模(方案四) | 第26页 |
2.1.5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与TBM后配套分离并保持合理间距,采用液压钢模(方案五)。 | 第26-27页 |
2.2 衬砌同步作业方案选择 | 第27-34页 |
2.2.1 衬砌施工总体规划 | 第27-31页 |
2.2.2 各衬砌台车的施工流程 | 第31-32页 |
2.2.3 洞内运输规划及管线布置 | 第32-33页 |
2.2.4 连续皮带相关信息 | 第33-34页 |
2.3 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设计与制造 | 第35-73页 |
3.1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技术要求及关键技术 | 第35-38页 |
3.1.1 相关规范与标准对于二次衬砌台车的要求 | 第35页 |
3.1.2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设计相关要求 | 第35-38页 |
3.2 衬砌台车设计方案比选 | 第38-44页 |
3.2.1 拆除连续皮带托辊支架(方案A) | 第38-40页 |
3.2.2 衬砌台车上设置单独的皮带机(方案B) | 第40-41页 |
3.2.3 异形立柱结构衬砌台车(方案C) | 第41-42页 |
3.2.4 台车设计方案(方案D) | 第42-44页 |
3.3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结构设计详细说明 | 第44-61页 |
3.3.1 技术难点 | 第44-46页 |
3.3.2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总体设计说明 | 第46-48页 |
3.3.3 重点问题解决措施 | 第48-54页 |
3.3.4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零部件设计说明 | 第54-56页 |
3.3.5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设计参数 | 第56-61页 |
3.4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结构强度验算 | 第61-69页 |
3.5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制造过程控制 | 第69-73页 |
3.5.1 质量控制标准 | 第69-71页 |
3.5.2 加工质量保证措施 | 第71-73页 |
第四章 TBM掘进与二次衬砌同步施工工艺研究 | 第73-94页 |
4.1 TBM掘进与二次衬砌同步施工工艺流程 | 第73页 |
4.2 衬砌同步作业工况下TBM掘进施工工艺 | 第73-82页 |
4.2.1 西秦岭隧道TBM结构与特点 | 第73-75页 |
4.2.2 工艺特点 | 第75页 |
4.2.3 工艺流程 | 第75-76页 |
4.2.4 连续皮带安装 | 第76-82页 |
4.3 衬砌同步作业台车走行小边墙施工工艺 | 第82-85页 |
4.3.1 工艺流程 | 第82页 |
4.3.2 工艺特点 | 第82-84页 |
4.3.3 施工工艺与操作要点 | 第84-85页 |
4.4 衬砌同步作业施工工艺 | 第85-94页 |
4.4.1 工艺流程 | 第85-86页 |
4.4.2 工艺特点 | 第86-87页 |
4.4.3 衬砌同步作业操作要点 | 第87-90页 |
4.4.4 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 第90-94页 |
第五章 有轨运输组织与调度 | 第94-101页 |
5.1 本工程对有轨运输的要求 | 第94页 |
5.2 衬砌同步作业施工材料运输 | 第94-96页 |
5.2.1 车辆编组与机车选型 | 第94-95页 |
5.2.2 衬砌同步作业车辆配置 | 第95-96页 |
5.3 有轨运输之难点与应对措施 | 第96-97页 |
5.3.1 运输距离长 | 第96页 |
5.3.2 作业面多,洞外场地不便于轨道布置 | 第96-97页 |
5.3.3 洞内四轨双线,合理设置道岔 | 第97页 |
5.4 轨道及相关设施布置 | 第97页 |
5.5 运输组织与调度 | 第97-100页 |
5.5.1 列车运行组织与调度 | 第98-99页 |
5.5.2 运输调度规章制度 | 第99-100页 |
5.6 资源配置 | 第100-101页 |
5.6.1 机具设备配置 | 第100页 |
5.6.2 主要物资配置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 文献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