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滚刀破岩仿真与刀盘受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背景 | 第9-11页 |
1.1.2 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刀盘受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刀具破岩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重型盘形滚刀结构设计 | 第16-30页 |
2.1 滚刀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2.2 刀轴设计 | 第17-20页 |
2.2.1 强度计算 | 第17-19页 |
2.2.2 刚度计算 | 第19-20页 |
2.3 刀圈设计 | 第20-21页 |
2.4 轴承设计 | 第21-25页 |
2.4.1 轴承结构的设计 | 第21-23页 |
2.4.2 轴承材料的选择 | 第23-24页 |
2.4.3 瓦背材料选取 | 第24页 |
2.4.4 内衬材料选择 | 第24-25页 |
2.5 滑动轴承参数校核 | 第25-27页 |
2.5.1 宽径比 | 第25页 |
2.5.2 间隙比 | 第25-26页 |
2.5.3 最小油膜厚度 | 第26页 |
2.5.4 平均压强校核 | 第26-27页 |
2.5.5 圆周速度校核 | 第27页 |
2.6 润滑 | 第27-29页 |
2.6.1 润滑油 | 第27-28页 |
2.6.2 润滑脂 | 第28页 |
2.6.3 润滑的选择 | 第28-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不同刀间距下滚刀破岩仿真 | 第30-42页 |
3.1 有限元基础 | 第30-31页 |
3.2 岩石材料模型 | 第31-33页 |
3.2.1 材料模型简介 | 第31-32页 |
3.2.2 材料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3.3 双滚刀破岩仿真 | 第33-41页 |
3.3.1 几何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3.3.2 模型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3.3 条件设置 | 第35-36页 |
3.3.4 不同刀间距下的滚刀破岩仿真分析 | 第36-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盘形滚刀在刀盘上的布置与优化 | 第42-51页 |
4.1 滚刀布置规律与原则 | 第42-43页 |
4.1.1 滚刀布置规律 | 第42-43页 |
4.1.2 滚刀布置基本原则 | 第43页 |
4.2 某型盾构刀盘的滚刀布置 | 第43-48页 |
4.2.1 盾构滚刀刀具布置 | 第43-45页 |
4.2.2 滚刀刀具布置曲线 | 第45-46页 |
4.2.3 刀盘力学性能校核 | 第46-48页 |
4.3 滚刀刀具配置优 | 第48-50页 |
4.3.1 优化模型 | 第48页 |
4.3.2 滚刀布置的优化 | 第48-49页 |
4.3.3 优化计算及结果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盾构刀盘受力特性研究 | 第51-62页 |
5.1 地质参数 | 第51页 |
5.2 刀盘型式 | 第51-53页 |
5.2.1 刀盘分类 | 第51-52页 |
5.2.2 刀盘参数 | 第52-53页 |
5.3 土压平衡盾构刀盘模型建立 | 第53-56页 |
5.3.1 刀盘模型 | 第53-55页 |
5.3.2 刀盘分析参数 | 第55-56页 |
5.4 刀盘受力仿真分析 | 第56-60页 |
5.4.1 静力分析 | 第56-57页 |
5.4.2 模态分析 | 第57-59页 |
5.4.3 不同工况下受力分析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