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信息隐藏技术简介 | 第14-17页 |
1.2.1 信息隐藏技术 | 第14-15页 |
1.2.2 数字水印技术 | 第15-17页 |
1.3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2 基于变换域的鲁棒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3 基于混沌理论的数字水印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1.4.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0页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信息隐藏系统设计 | 第22-30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2.2 系统设计 | 第23-27页 |
2.2.1 系统框架设计 | 第23-25页 |
2.2.2 鲁棒性水印嵌入与提取模块设计 | 第25-26页 |
2.2.3 脆弱水印嵌入与提取检测模块设计 | 第26页 |
2.2.4 船岸通信的数据同步 | 第26-27页 |
2.3 关键技术 | 第27-29页 |
2.3.1 基于变换域和校正技术的鲁棒性水印算法 | 第27-28页 |
2.3.2 基于混沌与混沌神经网络的脆弱水印算法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NSCT_SVD和校正技术的鲁棒性水印算法设计 | 第30-45页 |
3.1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 第30-32页 |
3.1.1 非下采样金字塔(NSP) | 第31-32页 |
3.1.2 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NSDFB) | 第32页 |
3.2 奇异值分解 | 第32-33页 |
3.3 几何攻击校正 | 第33-35页 |
3.3.1 Zernike矩和不变质心 | 第33-34页 |
3.3.2 攻击校正推论 | 第34-35页 |
3.4 鲁棒性水印算法设计 | 第35-38页 |
3.4.1 水印的预处理 | 第35页 |
3.4.2 水印嵌入 | 第35-37页 |
3.4.3 水印提取 | 第37-38页 |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3.5.1 水印不可见性实验 | 第39页 |
3.5.2 几何攻击实验 | 第39-43页 |
3.5.3 其他攻击实验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混沌和混沌神经网络的脆弱水印算法设计 | 第45-54页 |
4.1 混沌理论基础 | 第45-47页 |
4.1.1 混沌的定义 | 第45-46页 |
4.1.2 Logistic映射 | 第46页 |
4.1.3 Lozi映射 | 第46-47页 |
4.2 基于混沌的神经网络学习 | 第47-48页 |
4.3 脆弱水印算法设计 | 第48-50页 |
4.3.1 水印信息生成与嵌入 | 第48-49页 |
4.3.2 水印信息提取与检测 | 第49页 |
4.3.3 彩色图像认证算法 | 第49-50页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4.4.1 图像内容增加实验 | 第50-51页 |
4.4.2 图像内容减少实验 | 第51-52页 |
4.4.3 彩色图像篡改定位实验 | 第52-53页 |
4.4.4 篡改检测能力比较 | 第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应用 | 第54-66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54-55页 |
5.2 开发环境 | 第55页 |
5.3 系统实现 | 第55-61页 |
5.3.1 鲁棒水印信息算法实现 | 第56-59页 |
5.3.2 脆弱水印信息算法实现 | 第59-61页 |
5.4 运行实例 | 第61-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